-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合欢树说课解读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合欢树》是一篇回忆母亲的优秀散文,在本单元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通过本文的学习,主要是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在感受史铁生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的同时,学会爱、 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阅读能力训练的相关要求,结合本单元总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的实际,以及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认识作者; (2)理清文章思路,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2.能力目标: 理解“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3.情感目标: 品味文中平淡朴实的语言,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三)教学重、难点 《合欢树》是史铁生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谱写的一曲感人至深的追忆母爱之歌。亦母亦子合欢树,一枝一叶总关情。所以我确定的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体会母亲伟大的形象,感悟文中的母子深情。 教学难点:理解“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四)课时安排 鉴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文计划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了解作者,认识生字、生词,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基本思路。 第二课时:把握母子亲情,感悟合欢树。 (五)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是职高一年级学生,优点是:活泼、好动,喜欢合作,善于思考,,缺点是:大多数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较差。所以,在教学中,应让他们多读、多思、多动,自主合作,积极探究。 二、教法学法 (一)教法 考虑到本文在单元的位置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把握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前提下,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集体讨论法 3.读书指导法 4.任务驱动法 (二)学法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根据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我确定的学法及能力培养是:朗读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 三、教学过程: 本着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全部流程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从易到难,从浅入深,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基于以上分析,我设计了以下六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残疾人作家,在他最狂妄的年龄却残疾了双腿,是他母亲一直用浓浓的母爱支撑着他的世界,陪伴他行走在人生的路上。这就是史铁生。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今天就让我们学习《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精神世界,感悟他为我们描写的母子深情。 (二)走近作者,触摸文脉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21岁双腿瘫痪,曾自称说“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代表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散文)、《命若琴弦》(散文)、《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等等。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基础知识——前提 (学生自行朗读课文,把自己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圈点起来,让学生自己根据字典或语境推断。) 生字:呛(qiàng) 逛(guàng) 诓(kuāng) 胯(kuà) 灸(ji?) 敷(fū) 生词:虔诚:恭敬而又有诚意。 惊惶:惊慌、害怕。 侥幸: 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 侍弄: 整治;料理 2.朗读课文(采用各种形式) 3.反复熟读课文,理清文章基本思路 明确:全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6):追忆母亲;第二部分(7-12):思索合欢树 (四)读中思考,随文感悟 (1)速读课文看作者写了人生哪几个年龄阶段的哪些事?。 明确:年龄 “我” 母亲 十岁 作文获奖 为自己做裙子 二十岁 双腿残废 为儿子做各种事情 三十岁 小说发表 不在人世 三十多岁 聊起合欢树 已死多年 (2)把握母子间的亲情 母亲对儿子: ①在刻画母亲这一形象时,作者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举出实例。(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 ②通过这些描写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无私无怨、坚强执着、宽厚仁慈、牺牲自我)(本环节采用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概括总结的形式完成。) 儿子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情感变化):不理解母亲的苦心→深深的思念与愧疚 分析第二部分,感悟合欢树 任务一:找一找,说一说 (1)找一找描写合欢树的句子。 (2)根据提示,简要叙述合欢树的由来。为什么母亲会栽种这课合欢树?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学习基础提出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养成带着问题朗读文本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筛选信息,整合材料,逐渐养成带着任务主动学习的习惯。) 任务二:论一论,悟一悟 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