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资源科学概论第三章
第三章 资源生态学 生态因子的分类 1.简单分类方法: 非生物因素即物理因素:包括光、热、水、风、矿物养份等。 生物因素:针对某一生物而言的其他生物,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注意:在自然界,各种生态因子总是综合起作用,但总有一个或几个起主导作用。 2.按其性质分为五类 ①气候因子(climatic factors),光、温度、降水、风等。 ②土壤因子(edaphic factors),土壤结构、有机物、有机物的营养状态等。 ③地形因子(topographic factors),地面特征,包括坡度、坡向、海拔。 ④生物因子(biotic factors),包括同种或异种生物间的关系。 ⑤人为因子(anthropogenic factors)。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① 综合作用: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不是单一的,是综合的。独立的生态因子并不存在(相互之间存在联系,如水分会影响土地的作用)但作用有主次,直接或间接之分,并在一定条件相互转化。 ② 主导因子作用: ◇ 在诸多环境因子中,有一个对生物起主导作用的生态因子,称为主导因子。主导因子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因子也发生变化。 ◇ 在光合作用中,光是主导因子,湿度和CO2是次要因子。 ◇ 以生物为主导因子,表现在动物食性方面的可分为:草食动物、肉食动物、食动物、素食动物(人)。 ③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环境中的地形因子:坡向、海拔、经纬度对比等,生态的作用是间接的,生物在不同地形中均能生长,但地形会影响光照、湿度、水分等分布,从而通过对直接作用因子的影响而间接地产生作用于生物生长。 ④阶段性作用: 生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生态因子的需求不同,使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也是有阶段性。 ⑤ 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 大部分生态因子对生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阳光、水等,如果缺乏会影响生物的正常生长,直至死亡。如光合作用时,如果光照不足,可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来补足(补偿作用)。 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① 限制因子: 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它就会成为这种生物的限制因子。 例如,氧气对陆生动物来说,数量多、含量稳定而且容易得到,因此一般不会面为限制因子(寄生生物、土壤生物和高山生物除外)。但是氧气在水体中的含量是有限的,而且经常发生波动,因此常常成为水生生物与环境复杂关系的钥匙,因为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来说并非同等重要,生态学家一旦找到了限制因子,就意味着找到了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因子。 ② Liebig最小因子定律: 德国化学家(Baron Justus Liebig)于1840年在其所著的《有机化学及其在农业和生理学中的应用》一书中,分析了土壤与植物生长的关系,认为每一种植物都需要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的营养元素,并阐明在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中,供给量最少(与需要量比相差最大)的元素决定着植物的产量。 Liebig之后,不少学者对此定律进行了补充,如Mitsherlich发现:当限制因子增加时,开始增产效果很大,继续下去,效果渐减。 ③ Shelford耐性定律: 美国生态学家V.E.Shelford于1913年指出,生物的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这一概念被称为Shelford耐性定律。 生态学者们结合最小因子定律和耐受性定律的思想,提出了另一个综合的生态学概念——限制因子(limiting factor)。限制因子的定义是:当生态因子(一个或相关的几个),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扩散或分布,这时,这些因子就称为限制因子。 ④ 生态幅 在自然界,由于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每个物种都适应于一定的环境,并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例如:熊猫仅见于秦巴山区,大象只长在热带丛林,生物对某种生态国的适用范围称为生态幅。 例如,当土壤中的氮,可维持250kg产量,钾可维持500kg,则实际产量只有250kg;如果多施1倍的氮,产量将停留在350kg,因这时产量为钾所限制。Liebig指出:“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状况的食物的量”,这一概念被称做“Liebig最小因子定律”。 N.P.Odum(1973)建议对Liebig定律做两点补充:这一定律只适用于稳定状态,即能量和物质的流入和流出处于平稳的情况下才适用,要考虑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同上逐步形成生态因子,由于伴随的其他因子不同,对生物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如光强度不足时,CO2浓度的提高可得到部分补偿,使光合作用强度有所提高。因而最低因子并不是绝对的。 环境条件 生物体的状况 繁殖 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P宏观经济学 2012年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Macroeconomics 2012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VIP
- 浙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五下 第五课 活动A、我当小法官—走进法庭教案.doc
- 8.1 认识生命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 上册 ).pptx VIP
- 化工制图教学设计(全套).docx VIP
- 2024-2030年中国氦(液氦和气态氦)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docx
- AP宏观经济学(2013年真题)全套含选择题.pdf VIP
- 自考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重点知识点汇总速记宝典.pdf
- 建积分之术筑工程之技:定积分及其应用教学实施报告.pdf
- AP宏观经济学(2015年真题)全套含选择题.pdf VIP
- 英语--倒装句讲解..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