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诗夜游2.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记承天诗夜游2

记承天寺夜游 确山县第一初级中学 王秀芬 导语设计 有一位文人,他一生担任过30个官职,遭贬17次,坐过130天监牢。然而,他一生豁达乐观,晚年贬谪海南,这已是十足的流放,而此时。他年事已高,疾病缠身,且不适应那里的气候。于是,他平静地为自己打好了棺木,掘好了坟墓,他就是北宋豪放派词作代表苏轼。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和这位大文豪作一次心灵的交流。让我们共同学习苏轼的【记承天诗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学习目标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欣赏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的特殊心境。 3.结合苏轼的经历,深入理解“闲人’’的内蕴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写作背景 宋神宗时,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招致政敌的弹劾,以“诽谤朝政”的罪名被捕入狱,后来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有职无权,无事可做。本文写于苏轼在黄州第四年。 初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注音 1.解衣欲睡 2.怀民亦未寝 3.遂至承天寺 4.水中藻荇交横 jiě qǐn suì zǎo xìng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解释词语 1.解衣欲睡 2.月色入户 3.欣然起行 4.念无与乐者 5.遂至承天寺 6.怀民亦未寝 7.相与步于中庭 8.如积水空明 9.水中藻荇交横 10.盖竹柏影也 1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准备 单扇的门 高兴的样子 想到、考虑 于是、就 睡、睡觉 共同、一起;散步;庭院里 清澈透明 交叉错杂 相当于“原来是” 只是 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 再读课文 要求:参考注释理解课文,能根据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翻译课文。 翻译句子 1.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翻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服准备睡觉,这时月色悄悄照进屋里,于是我高兴地起来走到外面。 翻译句子 2.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翻译:考虑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来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翻译句子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与中庭。 翻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就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翻译句子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翻译:月光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 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 叉错杂,原来 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翻译句子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哪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完成练习 文章“记”的要素是: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承天寺 苏轼、张怀民 夜游承天寺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思考问题 1.文中哪些语句表明苏轼和张怀民的亲密关系? 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从苏轼的不假思索,可见二人的亲密关系; 2.怀民亦未寝。二人不谋而合,可见是心有灵犀的知己好友;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直接表明了二人的志同道合。 思考问题 从修辞方法来赏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的妙处。 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下之景比成水中之景,用“积水”比喻月色,表现月色的空明澄澈,用 “藻荇”比喻竹柏的影子,表现月影的错杂交横,新颖贴切。作者用美妙的文字,为我们营造了一种冰清玉洁、清澈透明的境界。 思考问题 你怎样理解“闲人”的含义? 闲人并非无所事事之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 味——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月夜处 处有,只有情趣高雅的人才会欣赏它的美;其 次,闲人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 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思考问题 本文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哪些情感? 1.赏月的欣喜 2.散步的悠闲 3.被贬的悲凉 4.人生的感慨 小结 本文对清澈透明的美妙月色做了生动形象的描绘,真实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微深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穿越时空的对话 苏轼,你虽然被贬 …… 如果我们不能改变世界,那就改变自己的心境吧! 用乐观的心态应对生活中的磨难,把挫折当作攀登人生高峰的垫脚石,拥抱一个诗意的人生! 悟一悟 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 愿我们的胸怀永远旷达宽广!

文档评论(0)

little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