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方明,扬州八怪的传承人.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方明,扬州八怪的传承人.doc

刘方明,扬州八怪的传承人   人物简介:刘方明,1958年7月16日生于扬州,字玄父、号亦园散人,自幼喜爱艺术。1979年秋在苏州服役时经著名书法家费新我荐介拜海上画派代表人物吴昌硕先生的门人张寒月先生为师,后又拜沙曼翁、康宁为师学习书法、国画。其作品数十次参加全国性书画展,出版个人作品专著20余本。现任扬州八怪纪念馆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红桥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清代王士祯的这首诗,写的是扬州冶春。   冶春曾是文人荟萃之地,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常在此地消磨时光。如今,《环球人物》记者采访扬州八怪纪念馆馆长刘方明,也在此会面。这里已变成一家茶点老店,倚河而建,半在岸上,半出水中。探出水面的那部分,屋顶铺着厚厚的茅草,古意盎然。   室内三五人,都是刘方明平日往来切磋的好友,彼此聊着诗文、绘画、扬州旧事。窗外的烟雨江南,似乎在与他们应和。身在其中,愈发能感受到那种浮躁社会里难寻的“雅趣”。   命运仿佛画了一个圆   刘方明是土生土长的扬州人。浓厚的人文传统浸润下,他自小喜欢写写画画、弄章刻印。上世纪70年代末,刘方明在苏州当兵,在部队医院巧遇大书法家费新我。费老先生对这个爱好书法、积极上进的年轻士兵深为赞赏,两人很快结为忘年交。当费新我得知刘方明自学篆刻已有数年时,立刻推荐他去向著名的篆刻家张寒月请教。   张寒月是驰名海内外的艺术大师吴昌硕的高足。当时已经75岁。“我去之前,有朋友指点我说应该用红纸写一张拜帖,内容是:   正肃:张老夫子门下。受业门生刘方明百拜。”   张寒月看罢,非常高兴,爽朗大笑道:“没想到我75岁,还收了一个军中徒弟。来,师傅送你一件礼物。”说完,转身取出一只古铜色缎面小盒,打开来,里面是一小团用黑锦缎包着的东西――一方名为“苦铁”的印石。   “苦铁”,意为锲而不舍把刻印的刀都累苦,也是吴昌硕先生的字号。这方印,是多年前吴昌硕所刻的自用印。刘方明看到这么珍贵的礼物,激动极了,他内心明白:“从今天开始我就正式成为海上画派的杰出代表、西泠印社首任社长、海内著名的诗书画印大家吴昌硕大师的再传弟子了。”当年弱冠之年的张寒月得古稀之年的吴昌硕指点,如今弱冠之年的刘方明又成了张寒月的徒弟,三代人传承国粹的传奇还被拍成电视剧,1983年在央视播出。   从军队退伍后,刘方明一直在文化单位从事艺术研究,近20年任职于扬州八怪纪念馆。而吴昌硕的艺术表现形式,正好可以上溯至以郑板桥、金农等为代表的扬州八怪,“冥冥之中,命运仿佛为我画了一个圆,把一切都接续好了……我如果早生300年,也许会成为八怪中的一员吧!”   集诗、书、画、印于一身 刘方明的画作《高远无限图》   熟悉刘方明的人都知道,他有四绝:诗、书、画、印。由治印而书法、而绘画、而诗词,正是吴派艺术的正统血脉。   刘方明的印,有着吴门扎实的秦玺汉印功底,又有突破创新。1980年,他因公务小住江苏省昆山市,偶见当地山石结构特别,拿在手里细看,发现其纹理或如纤云舒卷,游丝袅娜;或如蟒蛇穿行,若隐若现。他忽然想到:“君子取象自然而法天。”于是利用石头的纹理变化,探索出篆刻艺术新的表现方式,自名为“山筋石脉法”。创作出来的作品果然风格独到,沙孟海先生誉为“新格之残缺美”,谢稚柳先生更赞其为“金石之光”。   他的字,用书法家邹正的话说,是“以汉隶强骨、凭魏碑出意、从晋书得韵”,让人看了之后有厚重质朴的感觉。   绘画上,刘方明开始较晚,却连连创新。吴昌硕的花鸟画独树一帜,他怕陷于吴派窠臼,从一开始,就用吴昌硕的花鸟技法画山水、人物;10多年前,他独创“辫子系列”,将扬州八怪的经典传闻和雅趣逸事入画;6年前,又揣摩着将摩崖石刻作为绘画元素融入画中,创作了数百幅作品,被画坛所注目;去年,他被中央美院著名山水画家姚鸣京教授吸收为访问学者,开始领略“学今人,不如学古人,更不如学大自然”的境界。   刘方明喜欢写诗,并且写的是古体诗。扬州文化名家韦明铧说看他的诗,就知道他必以“三真”(真气、真意、真趣,是前人对于郑板桥的评价)为圭臬。刘方明说自己创作时,纸上笔中要有心灵感应,于是生活中的种种触动之处,都成了诗材。聆听完昆曲演唱,立马即兴得句:“满堂音粹绕梁啭,疑是仙阁传玉笙。”教导孩子,写下:“善悟多思勤作舵,寒梅开尽喜迎春。”   诗书画印的深厚功底让刘方明在画坛上独树一帜,被同道誊为“扬州新八怪,四艺熔一炉”。   画无古无今之画   在中国书画史上,扬州八怪变革了代代因袭的陈旧风气,开创了一个融诗、书、画、印于一体的画派。他们的创作方法深深影响着后世文人画的发展。身为扬州八怪纪念馆馆长,刘方明对他们有着独特的理解和特殊的感情。   “扬州八怪是一个群体,他们来自四面八方,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