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烽火撼心灵.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井冈烽火撼心灵.doc

井冈烽火撼心灵   怀着对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无限向望之情,伴随着“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毛委员我们在一起,饭菜味道香……”的红色歌谣,我们经湘赣边境的炎陵、宁岗进入井冈山,追寻先辈足迹,感受红色情怀,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汽车在衡炎高速公路上快速飞奔,我抑制不住心中的崇敬与仰慕,任凭双眼驰骋于沟壑纵横的魏巍青山和绿色田野及点缀其中风格各异的各类民居,思绪早己飞到井冈山艰苦斗争岁月的想象之中。就是这样一座座雄伟挺拔的大山,一垅垅土壤肥沃的梯田,一群群纯朴善良的山区民众,成为当年井冈山斗争的坚强后盾,奠定了共和国的基石。   午饭后,我们乘坐的大巴通过宁岗中心城区,“朱毛”胜利会师的纪念碑映入眼帘,仿佛“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无数个奔跑不停的红军战士在向我们招手与欢呼:“朱毛万岁”、“红军万岁”、“会师万岁”、胜利万岁的口号声、欢呼声彼此起落,响彻在宁岗城上空。“革命风云怒,会师有大桥,龙江流碧血,鹅石卷惊涛。”郭沫若的壮丽诗篇顿时回现在脑海,让我浮想联翩,几乎是热泪盈眶完全沉浸在当年“朱毛红军”胜利会师的欢呼雀跃声中,不知不觉,就到达井冈山的中心景区――茨坪。   茨坪,位于井冈山主峰北麓,是一块面积约20平方公里的高山盆地;是井冈山风景名胜区的中心景区,是昔日井冈山斗争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这里建有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塔和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袁文才、王佐、贺子珍、陈正人等17位最早在井冈山从事革命斗争的人物雕塑,是革命遗址最为集中的地方。1927年10月下旬,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革命军到达茨坪,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湘赣边界党的前敌委员会、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部、军官教导队、军械处、公卖处、红军造币厂等都先后聚集于这里,毛泽东曾在这里写下了《井冈山斗争》一文等多篇光辉论著,引导中国革命一步步从胜利走向胜利。   随着导游娓娓动听的述说,我们走进了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一座座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一幅幅充满活力的精美画卷,一个个特定时刻的历史场景模型,配上现代声光影像效果,带着我们穿越时空,仿佛又回到那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岁月。望着红军班长马义夫的铜雕,我沉思良久,默默致哀,对为中国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红军先烈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这位勇士在一次战斗中用自己的身躯挡住敌人的枪口,为夺取战斗的胜利铺平了冲锋的通道。是无数个马义夫这样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热血与生命为人民共和国奠基,才有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今天。我惊叹雕塑家创作的灵感和技艺的高超,把这位英雄在扑向敌人枪口一刹间那义无反顾、舍生取义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如此准确传神地表现出来,供后人瞻仰,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心灵!   陈列架上整齐地摆放着的“一双草鞋、一顶斗笠、一条扁担、两只箩筐”将我的双眼紧紧地凝固。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多次给我们讲过的“朱德的扁担”的故事,又朗朗地回响在我的耳边,朱德军长肩挑满满两箩筐稻谷,行走在红军战士挑粮队伍中的高大身影又出现在我的脑海。由于井岗山自然条件差,粮食生产效率低,边界政府决定“挑粮上山”,解决红军的吃饭问题。从茨坪到宁冈的茅坪,山高路陡,陂长沟深,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十分难行。当时朱德军长在红四军中,已经是42岁“高龄”的年长者,但他执意要亲自下山和战士们一道挑粮。军需处长范树德给他准备了一条扁担,运粮时,他脚穿草鞋,头戴斗笠,与战士们一道挑着满满两箩筐稻谷上山。战士们心疼军长,决定将他的扁担藏起来,但朱德与战士们一起下山挑粮的决心始终不渝,他自己又动手重新削了条扁担,并在上面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苍劲有力大字。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又照样和大家一起下山挑粮。军长与战士同甘共苦以身作则的模范行动,极大地鼓舞了红军战士的斗志,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为此,战士们专门编写了一首歌谣,赞颂朱德军长:“朱德挑粮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军民齐心协力,粉碎敌人‘会剿’”。“朱德的扁担”的故事也伴随着这首歌谣流传下来,并入选小学课本,一直传颂至今,成为对小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光辉典范。   随着无数深切怀念游览的人群,我们走进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该陵园于1986年动工兴建,1987年10月建成开放,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由烈士纪念堂、碑林、纪念碑和雕塑园四部分组成。“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牌匾,由原中顾委副主任宋任穷亲笔题写。陵园的两边是挺拔苍翠的万年青,由119级磨石梯级台阶分三组与其他景点相连。119级梯级台阶其寓意为:49级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成立,60级为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60周年,10级为纪念10年中国土地革命战争从这里开始。顺着梯级台阶一步一步向上攀登,我们来到了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堂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