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周第1、2节总第1次课.doc
第三周第1、2节 总第1次课
课题:计算机概述
教学目标:①了解计算机的概念、发展史、特点、分类等相应知识;
②掌握计算机系统组成。
教学重点: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及发展史、特点;计算机系统。
教学难点:计算机系统组成
教学方法:精讲点拨法、问题驱动法、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及步骤:
〔教学导入:〕
摸底、提问学生对计算机知多少?引出问题:何谓计算机?并解决问题,阐述问题,随之引出第一个内容: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教学内容:〕
1.1 概 述
1、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
⑴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
1946年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弹道”计算中研制成功 名称:ENIAC
特点:1.8万多个电子管、重30吨、占地170平方米
耗电:140度/h、速度:5000次/s
⑵计算机发展阶段
在我国,1950年开始研制,1958年试制成功第一台计算机DJS-1,1984年“银河”亿次巨型电子计算机。
纵观整个计算机发展情况,从1964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至今60年时间里,大约经历了四代:
第一代(1946-1957)电子管 几千次-几万次/秒 IAS
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 几万次-几十万次/秒 IBM-7094
第三代(1965-1970)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几十万次-几百万次/秒 IBM-360
第四代(1971~)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几百万-几亿次/秒 IBM-PC
2、计算机特点
⑴具有高速运算能力; ⑵具有高精度计算能力; ⑶具有超强记忆能力;⑷具有逻辑判断能力;⑸具有自动执行的功能
主要方向:计算机网络和人工智能(什么是人工智能?探索计算机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规律的科学。进展标志:机械手与机器人的出现;前沿技术:神经网络计算技术)
3、计算机的应用
1)科学计算 2)信息处理(数据处理)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CAD、CAM、CAI、CAT) 5)计算机与网络
1.2 计算机系统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硬件、软件的定义)。它们的组成及关系如下:
运算器
控制器
只读存储器
随机存储器
外存储器:软盘、硬盘、光盘、USB移动存储器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等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
其它外部设备:Modem、网卡、声卡等
操作系统
语言处理程序
服务程序
数据库管理系统
实用应用软件:word、excel等
通用应用软件
计算机硬件系统
运算器 2.控制器 3.存储器 4.输入设备 5.输出设备
计算机软件系统 系统软件 2.应用软件
1.3 微型计算机硬件构成
1、计算机硬件系统
(1)1946年 冯·诺依曼
①提出现代计算机基本原理思想:存储程序、程序控制
②冯式体系要点:
a、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b、计算机内部由二进制代替十进制;
c、存储程序——把程序放在计算机内部存储器中。
③冯式体系原理:计算机工作时,首先各种指令和数据通过输入设备输入,并存储到计算机的内存中,然后控制器依次从内存中调入指令执行,控制运算器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一旦数据处理完毕,由输出设备输出结果。
(2)各硬件部分用途
运算器(ALU):加工处理数据部件;
控制器:根据程序指令控制计算机各部分操作;
运算器与控制器集成芯片,称为CPU(中央处理器)
存储器:
①内存(主存)——存放当前所需程序和数据,提高效率。
ROM(只读存储器):固化相关自检、启动、BIOS等程序,关机/断电数据不会丢失。
RAM(随机存储器):供CPU处理数据,关机/断电数据丢失。
②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