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辛亥革命的歷史地位
试析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陈胜凯, 历史与社会学院
摘 要: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他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进程。本文试图通过对辛亥革命历史进程的概括,从经济、政治、文化三角度介绍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辛亥革命;历史意义;影响
An analysis on the historical role of The Revolution of 1911
Shengkaichen ,College of History and Society
Abstract: The Revolution of 1911 overthrew the last feudalism government of China, and finished the feudalism society process of it. This article attends to describe the process of The Revolution of 1911, and introduces the great influence on Chinese society by the view of economy, politic and culture ,and illustrates its historical role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The Revolution of 1911;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Influence
一、辛亥革命的历程
(一)辛亥革命前的社会状况和爆发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我个人认为其意义似乎比新中国成立还要重大。因为,在辛亥革命之前,中国的社会是千年来未曾变过的模样的封建社会,而在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的社会是旧民主主义社会。先不说他有多少成功之处,至少他使君主的权威扫地了,他提倡的所谓的“三民主义”民主、民权、民生,这样的想法若是放到封建社会,那铁定就是大逆不道,包藏祸心了。而辛亥革命之后,在广大的知识分子层面,三民主义是深入人心的。因此,这又像是西方的启蒙运动,将“人权”“民主”的种子播入人们的心中。
在辛亥革命之前的社会,中国大地上所涌动的暗流已经十分强烈,清政府在经历了三十年洋务运动的失败(只变器物,不改制度);三年维新变法的失败(慈禧太后害怕大权旁落而亲手扼杀之);十年新政的失败之后,自身内部的矛盾早已经是积重难返,社会矛盾加剧,危如累卵。
1901年亲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了《辛丑条约》,这时,距离辛亥革命的发生正好10年。《辛丑条约》规定中国向各国赔款本息总共计9.8亿两白银(实际赔款6.8亿两)。巨额的赔款耗尽了清政府的财力,而清末新政的改革有同样需要大量的经费。因此,清朝末年,人民并未能从新政中获得其实际成果,反而越发感到贫穷!而9.8亿的战争赔款却又要从百姓的身上获得。这就使得整个社会的各个阶层,之下而上的充斥着一种难言的不满和悲愤。据统计,1909年,全国共有民众暴动113次,而在1910年,暴动则多达285次!
辛亥革命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社会状况下爆发的。辛亥革命,由武昌起义打响了第一枪,而武昌起义的成功有归咎于清政府派遣大量的湖北新军前去镇压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武昌兵力空虚所致。保路运动,又称保路风潮,是发生在清朝末期的,由于四川、湖北、湖南、等省因为清政府对地方新建的铁路(川汉铁路、粤汉铁路)进行国有化而造成的各地暴动的运动。其中,以发生在四川省的保路运动运动最为激烈。
在经历了甲午战争等一系列的战争后,清政府开始了解到铁路对于国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连年的战争以及与之相伴的战争赔款,清政府的财力早已不能支持全国范围内的铁路建设。所以,“合股官办”作为一种铁路建设的手段被搬上了日程。“合股官办”就是通过向外界贷款,以及从民间筹资的方式新建铁路。采用这种办法,可以在有效的缓解清政府的财政压力的前提下展开中国的铁路建设工程。但是,由于出资的是外界或是中国民间的资本,清政府也就不得不把铁路的诸多利益让给借款机构。同时,随着铁路建设的展开,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僚体制所固有的弊端和落后管理体制使得新的问题(如进展迟缓、管理不善、贪污、挪用、亏损)渐渐产生,并且由于处理不当使得这些问题被渐渐被放大,终于酿成了无可挽回的悲剧:由于民办铁路产生的种种弊端,在1911年,邮传部大臣威盛怀认为,只有将铁路国有化,才能有效解决当前的困境,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中央的认可。于是铁路国有化就这样在全国范围展开了。对于两湖地区,清政府的做法是按照两省铁路公司股票的面额用等价的国家等利股票换取。广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