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陶哲轩2)
从幼年开始,他就被“天才”、“神童”、“叹为观止”、“难以置信”等与神奇相关的词语包围:两岁就用积木教更大的孩子如何数数;9岁开始学大学数学课程;13岁成为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迄今最年轻的金牌获得者;20岁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24岁成为正教授;31岁获被誉为“数学界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 在他的朋友看来,即使没有荣誉满身,他仍是一个快乐的精灵,时时刻刻神采飞扬、活力四射。在他身上,总有一个好奇孩子的影子,有着机灵的眼睛、纯净的笑容。他言行中的睿智谦逊、文雅坦诚,像三月的阳光灿烂在和煦的春风中。 在他自己看来,长大之后最看中的是生命中的快乐,可以忘却的是所谓的“神童”称号,不可忘却的是从一名天才少年成长为卓越数学家所经历的坎坷与付出。 邂逅数学明星 “您是否听说过麦克阿瑟天才奖?”2006年9月20日,正值初秋,一位英俊帅气的青年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由麦克阿瑟基金会所设的这一奖项是颁给在各领域有创意的优秀人才的,这个他当然知道。“您获奖了。”顿时,大感惊讶的神情,从他黑色方框眼镜后洋溢着浓浓青春活力和书卷气息的脸上,慢慢弥散开来。 尽管之前获奖无数,但这个消息还是让他一时回不过神来。要知道,这是一个月内他获得的第二个大奖。由于对偏微分方程、组合数学、谐波分析和堆垒数论等方面学术研究的贡献,29天前,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第25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他刚刚从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手中接过有“数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兹奖奖章。至今,获此殊荣的华人数学家只有他与丘成桐二人。 这位获奖的年轻数学家就是陶哲轩,那年,他31岁。这样的荣誉使他不仅蜚声于国际数学界,更被众多青少年学生视为偶像。 一个半月前,成年后的陶哲轩第一次回到他的祖籍国——中国,参与丘成桐中学数学奖的评审工作,仅在12月21日公开露面一天,就再次重温了众星捧月的感觉:上午,当他的身影刚一出现在清华大学主楼报告厅,欢呼声和掌声立即充斥大厅,在场的学生们纷纷拥上前向他索要签名、与他合影;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他接受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的会见。 记者与陶哲轩的邂逅,也正是在这一天。上午10点,清华大学主楼报告厅举行的第二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颁奖典礼即将开始,蜂拥在陶哲轩周围的学生“粉丝”们依然不愿散去。纷纷跑来合影的人,把坐在陶哲轩身旁的丘成桐教授都挤到了主席台与座席之间的过道中无法落座。而陶哲轩则面带微笑,谦逊地配合着每一位前来索要签名和要求合影的人。当记者的镜头对准他时,他甚至转过头来扮了个鬼脸。若不是名牌摆在桌上,清秀文气、一脸朝气的他很可能被误以为是一名在读研究生。 典礼开始后,两位主持人言辞中提到了他的名字,不懂中文的他以为主持人向大家介绍自己,倏地站了起来,含笑转身,在全场的哄然大笑中,被坐在一边的丘成桐教授大笑着一把拉坐在座位上,他则一副摸不着头脑的样子。而在他讲话时,大厅里鸦雀无声,大家屏住呼吸,听着他嘴里吐出来的每一个音节。 在中午的答谢午宴上,记者有幸走近陶哲轩。他匆匆吃完几口饭后,平静而谦逊地讲述了自己荣誉不断却坎坷连连的成长、深邃艰深却精彩灵动的研究、平实忙碌却快乐幸福的生活。 神童的成长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克洛斯曾说过:‘这,就是数学:她提醒你灵魂有不可见的形态;她赋予自己的发现以生命;她唤醒悟性,澄清思维;她照亮了我们内心的思想;她涤尽了我们有生以来的蒙昧与无知……’而我喜欢数学,因为她有趣。”这是陶哲轩在15岁时描述的他对数学的“一往情深”。15岁,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个懵懂的年龄,而陶哲轩已经是一个徜徉在数学世界中的小小智者了。 1972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香港大学的父亲陶象国和母亲梁蕙兰从香港移民到了澳大利亚,居住在风景优美的南部港口都市阿得雷德。来澳之前,陶象国是一名儿科医生,在校期间就是物理和数学专业高材生的梁蕙兰,大学毕业后曾做过中学数学教师。1975年7月17日,在来到澳大利亚3年后,他们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陶哲轩,他们亲昵地叫他Terry。从此,为了抚养孩子,梁蕙兰不再工作。 陶哲轩两岁时,父母就发现了他在数学方面的早慧。于是,他3岁半时被送进一所私立小学。然而,尽管智力明显超常,但他却不懂得如何与比自己大两岁的孩子相处。几星期后,父母明智地将小哲轩送回了幼儿园。在幼儿园的一年半时间里,由母亲指导,他自学了几乎全部的小学数学课程。其间,父母开始阅读天才教育的书籍,并且加入了南澳大利亚天才儿童协会,他们决心无论付出多少,都要造就这个有天分的孩子的成功。 很快,陶哲轩5岁了。父母决定将他送到离家两英里外的一所公立学校。因为这所小学的校长向他们承诺可以为陶哲轩提供灵活的教育方案。一入学,陶哲轩就进了二年级,但他的数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