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举证时限制度司法解释
举证时限制度司法解释
龙源期刊网 .cn
我国举证时限制度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华战胜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17期
摘 要 本文简述了我国关于现行举证时限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制度建设,列举了我国举证时限制度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对随时提出主义与适时提出主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严格适用逾期举证的证据失权,并根据法律规定对逾期举证的情形和后果做了阐释和思考。关键词 举证时限 逾期举证 证据失权
作者简介:华战胜,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法学。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6-047-02
民诉法在举证时限制度的设计上借鉴其他地区的立法精神并结合我国审判实践,使举证时限制度从严格规定趋向缓和适用。同时也赋予法官过大的自由裁量权,对裁判公正性提出挑战。
一、我国举证时限制度的发展史
(一)随时提出主义时期
根据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第125条第一款“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之规定和第179条中“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当事人有权申请人民法院进行再审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条款,可以看出,我国先前的立法没有规定当事人举证最后期限,导致在审判实践中,出现了当事人可以随时在一审、二审、及再审程序的任何阶段举证的现象,这就是学界常提的随时提出主义。证据随时提出主义是民事诉讼追求“客观真实”结果的一种体现。当事人可以根据审理的进度调整辩论的焦点,适时提供诉讼资料和证据,使得诉讼程序既集中关键又自由活泼,并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当事人的随时举证,导致法院始终无法终极判决,最终给审判实践带来不利影响。首先,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的考察不难发现,该条款对当事人提供证据的期间以及期间经过后证据失权的后果没有做出明确规定,以致当一方当事人在一审中不提供任何证据而在二审时提交有关证据,无论一审结果对其如何不利,二审根据新提交的证据都可以重新认定事实重新处理,造成一审中的举证责任虚置。同时,由于当事人有权随时提出证据,致许多案件为了对新证据履行质证程序而不得不无期限延期开庭或多次开庭,增加诉讼成本、降低诉讼效率。再次,有的当事人持有证据却不主动向法院提交,将其作为“秘密武器”在法庭上进行“突然袭击”。此种做法不仅使对方当事人措手不及,而且也令法官无从准备,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律师能力强者获胜,而程序和正义被淹没。
(二)适时提出主义时期
篇二:举证时限制度新解
内容提要:举证时限制度是举证责任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行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强化当事人举证责任,就应当设立举证时限制度,以实现程序公正和提高诉讼效益。本文通过对举证时限制度基本含义和制度价值的探讨,提出了完善我国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的构想。 关键词:举证时限 制度价值 完善构想
随着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举证责任制度已成为改革的核心。1991年颁布的新民事诉讼法确立了“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制度,然而民诉法仅规定了举证责任的承担,而对当事人举证的责任期间无法律上的限定。司法实践中,有时当事人持有证据,但庭前不主动向法院提交,而作为“秘密武器”当庭进行突然袭击,致使对方当事人无从准备而处于不利的诉讼地位,或者在一审中故意不提出而在二审或再审中提出,致使法院一审、二审判决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拖延诉讼,使对方当事人疲于讼累。理论界普遍认为,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证据随时提出主义”,使得我国的举证责任制度无法落到实处,因此,有必要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期间加以限制,设立举证时限制度。与此相呼应,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12月31日出台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对举证时限问题作了专门规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我国的民事举证时限制度。但由于对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的设立自始至终存在较大的争议,《若干规定》确立的举证时限只是司法解释的一种尝试,并不完美,有待进一步探讨和完善。一、 举证时限制度的基本含义 举证时限制度是指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应当在法律规定或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证明其主张的相应证据,逾期不举证则承担证据失权法律后果的一项民事诉讼期间制度。[1](p136)举证时限制度,与举证责任制度有着紧密的联系。举证责任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为避免对已不利的裁判,须承担向法院提交证据对其主张加以证明,当主张真伪不明时,因法院不认可该事实的法律效力所承担的不利诉讼结果。完整的举证责任制度,应当包括举证责任的承担、举证期限,举证不能及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等。[2]倘若将举证责任只偏面地理解为举证责任的承担,而允许当事人随时提出证据,个案的证据体系就是不确定的,法院将无法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石化个人工作总结.doc
- 中秋与重阳作文二年级150.doc
- 中秋作文高中.doc
- 中秋将至祝福短信.doc
- 中秋节350作文.doc
- 中秋节作文350.doc
- 中秋节发货.doc
- 中秋节天津限行.doc
- 中秋征文1500字左右.doc
- 中秋节手绘pop.doc
- 2025年人教版中考生物总复习第二部分专项突破专项三生物与环境.pptx
- 2025年人教版中考生物总复习课标新理念题二项目式学习.pptx
- 2025年人教版中考生物总复习第三部分考点培优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pptx
- 2025年人教版中考生物总复习考点精讲七年级上册难点突破1食物网与物质循环.pptx
- 2025年道德与法治中考总复习第二部分考点培优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五课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pptx
- 2025年人教版中考英语总复习考点精讲十一 八年级(下)Units 1-2.docx
- 2025年人教版中考英语总复习考点精讲十五 八年级(下)Units 9-10.docx
-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精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走向未来的少年.pptx
- 2025年人教版中考生物总复习考点精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 第五章病毒.pptx
-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时事热点专题六倡导命运共同体 展现大国担当.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