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票房越来越高,路越来越窄.doc
票房越来越高,路越来越窄
7月9日,周黎明接受本刊专访。(本刊记者 傅聪摄)
人物简介:周黎明,1962年生,浙江人,撰写电影评论10多年。中山大学硕士,后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就读并获MBA,同时进修影视制作和研究。已出版的作品有《学会“肤浅”》《好莱坞启示录》《四面楚歌》等。
周黎明很久没写影评了。顶着“大陆第一影评人”的称号,他的最近一篇关于中国电影的评论还停留在去年10月份上映的《黄金时代》。
美国《洛杉矶时报》称周黎明为“中国的罗杰?埃伯特”(美国著名影评人,在好莱坞有着德高望重的地位)。这或许与他的旅美经历有关。2001年,身居美国硅谷的周黎明,利用空余时间为国内媒体撰写关于西方电影的影评。他的评论风格自由,有趣亲民,与当时沉闷的学院派形成鲜明对比,受到大批读者的欢迎。
更难得的是,周黎明对中国电影的评论毫无虚矫。据说,张艺谋手下团队曾专门不请周黎明提前观看《三枪拍案惊奇》,因为“他们大概知道该片质量不佳,周黎明不可能对它进行夸奖”。《小时代1》上映时,周黎明批评它是一朵“奇葩”,拜金程度已经超出底线,大量的郭敬明粉丝围攻周黎明,随后郭敬明本人也加入到论战中。
从事影评这么多年,难免遇到“你行你上”的嘲讽,这次周黎明还真亲自出马了。由他改编、执导的王尔德经典话剧《不可儿戏》刚刚结束了10场演出;去年他编导的话剧《环路男女》马上要迎来第二轮的全国巡演。这当然不是为了回击那些揶揄讽刺,对周黎明来说,无论影评,还是话剧,都是自己众多表达中的一种,重点不在于说的方式,而在于说的内容。 《不可儿戏》剧照。 《环路男女》宣传海报。
王思聪是王尔德的隔代真传
可能是写影评太有名气,大家都忘记了周黎明的专业是英美文学,英文写作才是他养家糊口的本职工作。如此看来,改编话剧《不可儿戏》算是他回归本行。
《不可儿戏》是19世纪爱尔兰剧作家王尔德创作的一部讽刺风俗喜剧,充满了对维多利亚时期英格兰社会以及上流阶层的嘲讽。1895年在伦敦首次公演后,大受欢迎。120年后,周黎明将它移植到中国。原著里,巴拉克诺夫人侃侃而谈自己的审美:“法国歌都不太正经,德国歌听起来就正正派派”,周黎明把它改成“凤凰传奇不行,太俗,王菲吧,我老怕她出家”。原著中引出故事的是一个刻了字的香烟盒(当时香烟盒非常贵重),周黎明把它换成了iPad,因为上面的微博微信同样能起到透露信息的作用……在周黎明看来,改的都是表象的东西,原著的精髓没变。
《环球人物》:王尔德的精髓是什么?
周黎明:在于他的自嘲精神。他是一个很物质、很入世的人,对财富、名利、美貌都是有追求的。但他在表达了对所有世俗东西的追求后,还把它们嘲讽了。这是他高级的地方。他虽然追求这些,但也知道它们并不代表最终的幸福。
《环球人物》: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将王尔德引入中国?
周黎明:因为《不可儿戏》里描绘的社会心态,跟当下中国非常契合。这个故事在30年前的中国绝不会被接受,而当下中国对待金钱、名利不再是二元化的态度。比如被网友们称为“国民老公”的王思聪,他过着被人羡慕的富二代生活,同时也批评其他富豪。可以说,他既享受财富名利,又调侃戏弄它。在这一点上,王思聪是王尔德的隔代真传。如果还没满足温饱,这种心态可能个别人会有,但不能成为一种社会心态。这是社会物质程度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的。我做这部戏不是为了学术研究、文学考古,是为了让观众看到它的当下性。
《环球人物》:中国版的《不可儿戏》和原著嘲讽对象是一样的吗?
周黎明:都嘲讽了人们对财富的盲目追求。观众会觉得,台上的人很可笑,但又会隐隐觉得那个人的很多想法跟自己是一样的。它的讽刺再怎么刻薄,终究是善意的。不像以往,对财富的讽刺是一个阶级分析的立场。《不可儿戏》实际上在讲,我们每个人都有瑕疵,都有可笑、荒唐的一面。它就像是在舞台上立了一面镜子,让你照照自己,原来我们在对待财富、名利上有多可笑。我们可以追求名利,但要稍微超脱一点。
IP电影热是投资者没有眼光
周黎明开玩笑说,《不可儿戏》更适合拍成电影,因为故事轻松,符合如今电影圈最火的IP电影概念。IP是指知识产权,一首歌、一部网络小说或某个经典的人物形象,哪怕只是一个名字、一个短语,把它们改编成电影的影视版权,就可以称作IP电影。2012年,改编自网络小说的《甄?执?》成为现象级电视剧;2013年,《致青春》的改编引爆了青春电影题材;2014年,《古剑奇谭》《匆匆那年》登上荧屏和银幕;2015年,《何以笙箫默》引爆全屏幕;就连《新华字典》最近也被立项计划拍摄电影。
《环球人物》:如何看待IP电影?
周黎明:IP电影是制作人在没有眼光时的一种保险措施,不仅中国有,美国也有。实际上电影老板买的就是它的人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