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而可,漆器之器.doc
甘而可,漆器之器
“漆器和被漆漆过的东西是两码事。漆器是一种成‘器’的东西,是我们常常说一个人能成大器的那个‘器’。”徽州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甘而可如是说。 “如胶似漆”
甘而可的漆器工作室位于黄山市屯溪区的黎阳老街上,这条在唐宋时期就已经相当繁华的老街经过2010年的城区改造后,新式的现代建筑和传统的民居间杂交替,甘而可呈L形的工作室就和一栋典型的徽州旧楼构成一个小小的四方院落,安静,不失古朴。一楼明亮的大厅陈列着他的漆器作品,有热烈的红金斑犀皮漆碗、沉静的绿金斑犀皮漆菱花盒、绚烂的流彩漆茶罐和古雅的鹿角砂香炉。如果有陌生人好奇地进来参观,甘而可又碰巧在楼下,他就会友好地向来人介绍漆器。年过六旬的他穿着整洁的白色衬衣,间杂有白发的头发一丝不乱,叙述有条不紊,语调从容温和,像一个安静的读书人。只有指甲透露出不一样的信息,他的指甲缝里沾上了黑色的漆灰,那是刚刚动完手的痕迹――他刚刚从二楼的工作间下来,那里可不是一个如展厅这般舒适的环境。
二楼是制作漆器的地方,一上楼,就嗅到生漆的一股浓烈的辛香味,在夏天没有开空调的屋子里和闷热的空气胶着在一起。“因为漆在温暖湿润的空气里才容易干,所以我们有时候不开空调。”甘而可说,“但是生漆和平时生活里我们用来刷房屋的漆是不同的,它天然不刺激,也对人体没有害处。”工作间的桌子上堆满了大大小小的工具,模具、刻刀、砂纸、橡皮、刷子……还有石膏做好的胎骨或者已经上完推光漆的半成品。如今甘而可的“家庭作坊”已经有十余名漆工,有他的亲戚,也有慕名来学艺的年轻人,女儿甘菲本来生活在北京,如今也被他劝动,开始投入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漆器工作室里。他们每天就在这里制作漆器,然而产量是低的――一年大概只能出几十件作品,因为要的是“精益求精,不能有一点瑕疵”。甘而可1999年开始试着恢复传统工艺来做漆器的时候,只有他和当年在屯溪漆器工艺厂的同事老马师傅。那时候的工作室在他家旁边,一个顶上是透明玻璃的房间,紫藤搭满了屋顶,春天的时候开出一串串的紫藤花,阳光透过花叶照进来,“在那里面琢磨着怎么把漆器做好,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那些年甘而可做出来的漆器,除了印上“而可制”的朱文三字款外,还要印上一个别号“紫盖亭主人”。每一件漆器都是他的作品,他把它们当作艺术品来对待,从来不认为它们仅仅是用具。
1979年,甘而可被招工进屯溪工艺厂工作,师从汪福林、俞金海学习雕刻和漆艺。1985年调至屯溪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刻漆、砚雕、木雕,1990年他又在屯溪老街上开了文房四宝店,同时也卖漆器,但在这期间,他从来没有用传统的、最精细的手法做过一件完整的漆器。终于,1999年他关掉了自己的店,做了一个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尝试去钻研和恢复传统的漆器工艺。“我那时候想,人生的追求总不能只是赚一点钱过好一点的日子吧,我还能做什么呢?想来想去,做漆器最适合我。做漆器需要多门手艺,要会做模型、会雕刻、会画画,又要懂漆。我进工艺厂之前做过10年木工,从小练字,会画素描,又懂雕刻,我不做漆器做什么呢?”
自古以来,中国漆器的产地主要有扬州、福州、山西平遥、甘肃天水、北京和徽州,屯溪则是徽州漆器的主要产地。不同的产地漆器工艺往往有所不同,如扬州以螺钿镶嵌、剔红、点螺为主,北京的漆器主要是剔红和金漆镶嵌,山西主要是推光漆,徽州一带则主要制作犀皮漆、推光漆、描金、点螺等,种类丰富。中国古代唯一一本全面介绍漆器工艺的著作《髹饰录》就是由明代徽州新安的漆工黄成所著。当时的工艺水平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明代方以智《物理小识》中记载:“近徽吴氏漆,绢胎鹿角灰磨者,螺钿用金银粒、杂蚌片成花者,皆绝,古未有此。”
徽州漆器产业的兴盛,一方面与其自然条件有关,辖区内多丘陵山区,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使得漆树森林资源丰富。道光年间的《徽州府志》记载:“山民夜刺漆插竹笕其中,凌晓涓滴取之,用匕刮筒中,磔磔有声,其勤至矣。”天然生漆自古以来就是当地重要的经济作物,徽州的漆艺产业也就有着重要的手工业地位。另一方面,徽州制墨业的兴盛发达也带动了漆器产业,各类墨锭、墨盒,都流行以漆为表,漆地上再加绘描金图案做装饰。明代中叶至清乾、嘉年间,徽州的漆艺产业最为兴盛。当时人们的亭廊门窗、桌几橱匣、文房雅玩,莫不以漆为饰。其中又以螺钿镶嵌最为常见,而在工艺上最有代表性的则是犀皮漆、漆砂砚。
传统的漆器手工艺在当地延续数百年,然而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却与其他手工艺门类一样,渐渐受到现代化机器生产的冲击。徽州漆器制作的主流由传统的私人家庭作坊制逐渐转变为集体工厂制,甘而可当年加入的屯溪工艺厂就是这种新的生产方式的代表。成立于1965年的工艺厂把散落在民间的手工艺人聚集在一起,分门别类,有砚雕、竹雕、木雕、漆器等工艺,漆器中又细分脱胎漆器、描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