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唐宋金元文.ppt.Convertor
第四章 唐宋金元文论
概 述
一、唐代 三教合一——复变之道 二、宋代 理学——技进于道
三、形成以“意境”为核心的诗论,以“载道”为核心的文论。
第一节 唐代文论
唐人文论重在论诗,论诗大致分两大流派:重风骨兴寄和重兴象神韵。
前者属于儒家思想,传承风雅精神,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由陈子昂、杜甫到元白、皮日休,是这一倾向的代表人物。
后者缘于佛老哲学,提倡诗歌的艺术美,追求意境之空灵,从王昌龄、刘禹锡、到皎然、司空图是这一倾向的代表。
一、儒家诗文论
(一)陈子昂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1.风骨,指思想感情表现明朗,语言质朴有力,形成一种爽朗刚健的风格。“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是“风骨”的体现 。
2.兴寄,托物起兴,因物喻志的表现手法,强调真实深沉的感慨。
▲核心思想:复古。推崇风雅与汉魏古诗,反对齐梁追求“采丽竞繁”之弊,提倡“兴寄”与“风骨” ,揭开了唐诗革新的序幕。
李白:
《古风》之一:大雅久不作,吾哀竟谁陈。《古风》之三十五:大雅思文王,颂声久崩沦。安得郢中质,一挥成风斤。
(二)杜甫
《戏为六绝句》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论诗绝句,开以诗论诗的风气。
背景:1.齐梁浮艳文风仍有相当影响,一些人“拘限声病,喜尚形似,且以流易为词,不知丧于雅正”(元结《箧中集序》) ;
2.提出恢复风雅传统者,不免否定六朝文学。如李白:“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中心论题:如何对待和继承文学遗产。
1.崇尚壮美诗风
“才力应难跨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2.提倡兼取众长。
(1)转益多师。 (2)别裁伪体。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三)白居易
1. 对诗歌艺术特征的认识
“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与元九书》)
2.强调诗歌的政教功能、批判功能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歌要能“救济人病,裨补时阙。”(《与元九书》)
2. 提倡为现实的艺术
主张全面恢复“六义”传统,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功能。
《新乐府序》:“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欲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有别于“温柔敦厚”的诗教。
◆对白居易“重道轻文”的评价
诗人既要有出世的情怀,更要有入世的担当,不能退出价值判断和道德抗议的领域。有悲天悯人的博大和荷担人类痛苦的使命感,才能成就伟大的诗人。
白居易《杜陵叟》 杜甫《无家别》
(四)韩愈
1. 文以明道、文道并重
韩愈自称写作文辞,是“思修其辞以明其道”(《争臣论》)
《原道》篇:“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2.学习古文的途径和方法
(1)“仁义之人,其言蔼如”。
要写出好文章,必须首先提高道德修养。以立行为本,立言为表。
“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答李翊书》)
(2) 深造自得,“唯陈言之务去”。
所谓去陈言,首先是摒除凡俗庸腐之论;此外在构思立意、表达方式,语汇运用等艺术表现方面,也须下苦功钻研。
“必出于己,不蹈袭前人一言一句,又何其难也。” (《樊绍述墓志铭》)
“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人。’曰:‘古圣人所为书具存,辞皆不同,宜何师?’必谨对曰:“师其意而不师其辞。”(《答刘正夫书》)
(3)气盛言宜
“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答李翊书》)
气盛,就是对于所要说明的道理充满自信,情感强烈,有高屋建瓴之势,又经过了深思熟虑,情思酣畅,沛然有余。具有此种精神状态,则遣词造句时声调之抑扬、句式之长短,便能自然合宜。
3. “不平则鸣”与“穷苦之言易好”
《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不平,指心有所动,不单指忧伤悲愁而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