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監控系统教材楠江集团(教材)
目 录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 3 第一节、计算机基础 3 1.1、计算机简介 3 1.2、计算机的构成 3 第二节、计算机操作使用 9 2.1、计算机的开机和关机 9 2.2、键盘的使用 10 2.3、鼠标的使用 11 第三节、Windows XP的操作使用 14 3.1、启动计算机 14 3.2、系统桌面 15 3.3、关闭计算机 17 3.4 开始菜单的组成与操作 17 3.5、控制面板操作 18 3.6、Windows XP文件管理操作 18 3.7、资源管理器 22 第四节、局域网基础知识及典型网络管理介绍 24 4.1、局域网的概念: 24 4.2、网络的类型 24 4.3、局域网的几种工作模式: 26 4.4、网络硬件设备 26 4.5、组建企业局域网应用实例 27 第五节、区域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联网基础 29 5.1、概述 29 5.2、系统建设总体目标和设计原则 29 5.3、系统设计依据 30 5.4、煤矿安全远程监控系统工作原理 30 5.5、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31 5.6、市区(县)监控中心平台功能要求 32 第二章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34 第一节、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基础知识 34 1.1、电气防爆 34 1.2、矿用电源及备用电源 35 1.3、矿井信息传输 38 1.4、矿用现场总线 47 1.5、避雷器 48 第二节、 KJ102N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绪论 52 2.1、KJ102N系统介绍 52 2.2、KJ102N系统结构 52 2.3、KJ102N系统基本功能 55 2.4、KJ102N系统软件功能 57 2.5、KJ102N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63 第三章 KJ102N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设备详解 65 第一节、 KJJ28A型通信接口 65 第二节、 KJF47A监控站 69 第三节、 KDG3/36矿用远程断电器 79 第四节、 FLQ-1矿井监测系统防雷器 80 第五节、 GJC4/40型煤矿用高低浓度甲烷传感器 81 第六节、 KG5009风筒风量开关 89 第七节、 GTH1000型矿用一氧化碳传感器 91 第八节、 GWD40型煤矿用温度传感器 97 第九节、 GPD10型负压传感器 100 第十节、 GKT127~1140-V型馈电开关传感器 106 第十一节、 GKT5L型煤矿用设备开停传感器 108 第十二节、 GUY5型投入式液位传感器 112 第十三节、 GFW15矿用风速传感器 118 第十四节、 GFK70型矿用风门开关传感器 123 第十五节、 KJ102N安全监控系统软件使用 126 第四章KJ102N安装规范、调试与故障处理、使用与维护 156 第一节、 KJ102N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安装规范 156 第二节、 KJ102N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调试和故障处理 157 第三节、 KJ102N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使用与维护 157 第五章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安装、使用、维护、规范、制度及常见故障处理 158 第一节、一般规定(节选自《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章 通风安全监控) 158 第二节、管理、使用、维护制度 158 第三节、系统安装、使用、维护注意事项 160 附 录 161 附录1、《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章 通风和瓦斯、粉尘防治 第三章 通风安全监控 161 附录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6年第10号令:关于修改《煤矿安全规程》第六十八条和第一百五十八条的决定 161 附录3、 AQ 1029-2007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监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 161 附录4、 AQ 6201-2006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161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 第一节、计算机基础 1.1、计算机简介 电脑的学名为电子计算机,是由早期的电计算器发展而来的。 通常说到“世界公认的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大多数人都认为是1946年面世的“ENIAC”,它主要是用于计算弹道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工学院制造的1956年,晶体管电子计算机诞生了,这是第二代电子计算机。只要几个大一点的柜子就可将它容下,运算速度也大大地提高了。1959年出现的是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这是电脑发展的必威体育精装版阶段。到1976年,由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成的“克雷一号”,使电脑进入了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明,使电子计算机不断向着 小型化、微型化、低功耗、智能化、系统化的方向更新换代。进入21世纪,电脑更是笔记本化、微型化和专业化,每秒运算速度超过100万次,不但操作简易、价格便宜,而且可以代替人们的部分脑力劳动,甚至在某些方面扩展了人的智能。于是,今天的微型电子计算机就被形象地称做电脑了。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两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