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计算机网络理论及网络基础 第四章 通信网络系统 西安交通大学 唐亚哲 yztang@ §4.1通信网络的概念 4.1.1通信网络的基本构成 由发送节点、接收节点、以及连接两个以上通路的中继、交换节点构成; 4.1.2 通路 就是直接连接两点之间的通信线路 有各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图4.2 ) 4.1.3交换网 由若干条通路和连接这些通路的、具有交换功能的中继节点所构成的网络就是交换网 交换网的构成分为两种 1、按层次对节点进行配置,在上下层之间以及同一层之间分别设置通路,这样构成的网就是分层网; 2、是各节点之间平等连接构成单级网。 4.1.4 信息传送方式 1、流过通路和中继节点的信息分为: 数据信息:源/目标节点之间传送的数据; 控制信息:表示数据特性,对数据进行控制、管理的信息。 2、信息传输方式 全双工传送方式; 半双工方式; 单工方式。 3、数据的格式 为了提高错误控制效率,数据采用分组格式进行传输。 数据由罗马字、数字、符号等文字,或者二进制编码集构成。 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文字编码是ISO7单位编码。 §4.2 信息传送控制过程 4.2.1 传送控制过程的概念 数据传送控制过程—通过数据线路,从源端节点向目标端节点进行可靠、高效数据传送所需要的一系列控制过程。 源、目标间传送数据传送控制过程包括 (l)两点之间进行数据链路设置—构成逻辑通路, (2)传输数据的分组/组装控制, (3)帧同步控制; (4)错误控制, (5)数据块传输过程控制, (6)同一条传输线路上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分离的控制。 4.2.2 数据链路的设置控制 1、数据链路设置控制 目的 (1)选择目标装置; (2)在收发信装置之间(即数据源与宿之间)设置一条逻辑通路(数据链路) 2、数据链路的设置方法 (1)数据链路设置的方法有两种: 双向数据传输的方式, 单向传输的方式. (2)数据链路的设置控制方式 争用方式; 查询/选择方式 。 4.2.3 同步控制 1、同步:判别一个字符或一个数组构成的界限标识。 2、同步的分类 (1)字符同步 同步线路方式 ——在要发送的信息串前面先连续加上2-3个SYN字符,接收端对接收的比特串模式与SYN模式进行比较,一旦发现相同模式,就表示以后到来的为有效字符,立即进行检出。 非同步线路方式 ——普通采用起止式同步方式,即要传送字符是由信息字符、标识该字符的启始信号、终止信号三部分构成,各部分之间能够从物理上相互区分开来。 (2)帧同步(有三种方式) A、采用特殊传送控制字符的同步方式(如表4.1 ) B、采用模式作为同步模式的方式—标记同步或F同步 。 C、采用开始标识和信息长度的同步方式。 (3)数据的透明性 ——能够对任意编码或二进制序列进行传送的方法称为编码独立性、或者比特串透明性的数据传送; ——能够进行这种传送的系统就具有编码、或者比特串的透明性—总称为具有数据的透明性。 3、实现数据透明性传送的方法 A、在上述采用标记F同步的系统中,如果在信息串中出现连续“111111”的情况,就在第5个“1”的后面插入一个“0”,变成“011111010”再发送出去。 B、在接收端再把插入的“0”去掉,恢复为原来的状态“111111”。 4.2.4 报文分割和传输效率 1、数据分组长度的选择: 决定数据分组长度的因素——线路质量、传送效率、应答时间、缓冲存贮器等设备的成本。 2、数据分组长度与传送效率的关系 假设:ND为数据分组的平均长度(比特数), NH为控制码长度(比特数), S 为通信线路的信号传输速度, TL为一个数组发送完直到下一个数组开始发送为 止的等待时间, TR为重发情况下的TL时间, PE为比特出错概率。 则 正确传送完成一个数据分组所需时间的平均值TB为: TB = TL+(ND + NH)/S +(TR+(ND+ NH)/S)(PE+ PE2 + PE3 +…) = TL+(ND + NH)/S +[(TR+(ND+ NH)/S][ PE /(1- PE )] 实际有效传送速度: SR= ND /TB = ND / {TL+(ND + NH)/S +[(TR+(ND+ NH)/S][ PE /(1- PE )]} 传输效率 ?= SR /S= ND/{STL+ N +(STR+N) [ PE /(1- PE )]}, (N= ND+NH ) 数组长度N与线路故障率、传送效率的关系曲线如图4.10所示。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作文审题技巧(整理).ppt
- AI技术在汽车保险行业的应用.pptx
- 掩模板光刻工艺研究-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论文.docx
- 托盘四向穿梭车式密集库设计规范.docx
- 伤害预防概述和策略答案-2024年全国疾控系统“大学习”活动.docx VIP
- Unit+8+section+B+reading说课课件2023-2024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超星网课尔雅《国学智慧》超星尔雅答案2023章节测验答案.pdf
- AI智能在车险中的应用研究.pptx
- 酒店客房运营管理:客房异常情况处理与应急预案培训ppt课件.pptx
- 宜家 橱柜 FABRIKOR 法布利克 玻璃门柜 402.422.95 安装指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