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连锁有责任公司品类管理1.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商业连锁有责任公司品类管理1

* 提问:我们做生意的目的是什么? 赚取市场份额、提升销售、获得利润 零售工业的发展趋势:强于买—— 强于卖——赢于市场营销 *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ECR * 品类是一种产品+服务的组合,即强调解决方案,更要强调与供应商的合作; 品类是没有统一界定标准的,用于满足消费者的购买和使用需求及当地消费习惯,由企业自行确定; * ECR背景: 早在1900,概念就已出现。只是当时更强调通过加强分销来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1945—1980年间,经济逐步复苏,增长速度加快,零售商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直到1990年,首次出现了新的零售模式,如折扣店等,大量的同质产品投入市场,使企业间的竞争也日趋同化。1993年1月,ECR概念终被美国食品市场营销协会(FMI)提出,代表着高效率的唤醒。此后迅速的推广至欧州。 而在中国,宝洁和可口可乐于1997年率先推广ECR和品类管理概念。并首先将其付诸实践。从那时开始,ECR/CM成为中国连锁协会和各地连锁协会的主要论题。2000年,国内最早在上海联华实行品类管理,也最早享受到因此而带来的利润分享。(现在众友、华润万家等一批国内零售商也正在实行) 罗兰.贝格, ACNielsen, IBM及部分国内咨询顾问公司已在中国投资品类管理项目 2001年8月27日,中国ECR协会成立。 品 类 管 理 实施品类管理的背景 ——依据调查 2003年,CCFA与罗兰贝格咨询公司 合作开展了中国商品缺货调查。对国内上海华联、北京物美、华润万家等20家大卖场的13个快速消费品品类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国内零售商商品缺货率在10%左右。 实施品类管理的背景 ——依据行业状况 零售行业面临的挑战 *行业整体利润不断下降,影响行业的发展 2001年百强企业平均毛利率13.1% 2002年百强企业平均毛利率12.7% 2003年百强企业平均毛利率12.4% *本地零售业企业与优秀跨国企业差距增大 突出表现在万米以上的大型综合卖场 实施品类管理的背景 ——依据国内外零售企业发展趋势 欧美零售企业——差异化经营阶段 港台零售企业——追求效率阶段 国内零售企业——部分规模扩张阶段 部分追求效率阶段 国内企业所处的阶段,意味着很多企业开始重视商品管理技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品类管理—— 企业可选择的提高管理水平的途径之一。 品类管理原理 第一部分 制 造 商 消 费 者 零售商 仓库 商 店 零售商运作流程 “品类管理”时刻贯穿整条供应链 供应链越长,消费者的需求被放大越多 工厂 仓库 采购 总部 商店 顾客满意度 利润增长 顾客忠诚度 品牌忠诚度 “牛鞭效应” 生产要求 客户需求 制作要求 需求变化的 放大 材料需求 消费者需求 高效消费者回应(ECR)的长远目标 供 应 商 制 造 商 分 销 商 商 店 消 费 者 “即时+准确+无纸化”的信息流 平稳持续的与需求相匹和的物流 什么是品类管理? 品类管理是一个把品类作为战略业务单位来管理的,着重于通过满足消费者需求来提高生意结果的流程。 供应商 零售商 消费者 消费者 ECR 支持技术 物流技术 品类管理 优化供应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扩大需求 更好地利用资源 ECR与品类管理的原则 以消费者为中心 以数据为基础 与业务伙伴的协作关系 整体系统推进 高效消费者响应ECR 需求战略 能力 商品优化 促销优化 新产品引进优化 创造消费者价值 供应战略 能力 响应的补货 公共数据交流标准 成本/利润和价值衡量 协作计划/预测/补货 电子商务 需 求 管 理 供 应 管 理 集成的需求驱动供应 优秀的运作 促 使 因 素 集 成 因 素 ECR 50/50 库存降低50%,脱销降低50% * 品类管理的实施情况介绍及连锁企业在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 CCFA:指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最高的补货率也只有95.8%,缺货的主要原因:管理协调能力低下,品类管理水平不高; 调查还显示:消费者经常采购的日常商品缺货更加严重,周转最快的25%的商品占了商品缺货的40%。消费者

文档评论(0)

jiqingyong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