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3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

7.3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 水泥土搅拌桩是利用水泥或水泥系材料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就地将原位土和固化剂(浆液或粉体)强制搅拌,形成水泥土圆柱体。由于固化剂和其它掺合料与土之间产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圆柱体具有一定强度,桩周土得到部分改善,组成具有整体性、水稳性和一定强度的复合地基,也可做成连续的地下水泥土壁墙和水泥土块体以承受荷载或隔水。 一、发展概况 自1824年英国人阿斯琴首先制造出硅酸盐水泥并取得专利以来,利用水泥灌浆止水,利用水泥和土拌合作为道路基层已得到应用,但主要是作土的浅层处理。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研制成功一种就地搅拌桩(MIP),即从不断回转的螺旋钻中空轴的端部向周围已被搅松的土中喷出水泥浆,经叶片的搅拌而形成水泥土桩,桩径0.3~0.4m,长度10~12m。1953年日本清水建设株式会社从美国引进这种方法,继而又开发出以螺旋钻机为基本施工机械的CSL法,MR—D法(以开发公司名称的首字母命名)。CSL法和MR—D,都是采用螺旋钻杆上带有特殊形状的搅拌翼片,并通过钻杆供给水泥浆,与土进行强制搅拌。 以上采用喷射水泥浆的湿法工艺成桩的统称CDM法。 由CDM法派生的DLM工法、HCM工法、SMW工法、RD工法等,均由日本首先研发。 所谓DLM法,是1965年日本运输省港湾技术研究所开发的将石灰掺入软弱地基中加以原位搅拌,使之固结的深层搅拌工法。1974年由于大面积软土加固工程的需要,由日本港湾技术研究所、川崎钢铁厂等对石灰搅拌机械进行改造,合作研制开发成功水泥搅拌固化法(CMC),用于加固钢铁厂矿石堆场地基,加固深度达32m。此外还有类似的DCM法、POCM法等。 DLM施工法,如其名称中所指明的那样,是一种以生石灰为固化剂的施工法,由两根带有旋转翼片的回转轴及在其中间部位兼作导向柱的固化剂输入地基中的,通常形成两个圆叠合形状断面的双柱状加固体。 施工顺序是:首先在预定的位置安装好机械,转动搅拌翼片,使其边切土边靠自重下沉。待搅拌翼片下沉到预定深度时开始压入固化剂,同时边提升搅拌轴边回转,使固化剂与地基土充分拌匀,形成柱状加固体。根据需要,也可将加固柱体搭接排列,形成壁状或块状加固体。其它的DLM类施工机械,是DLM机械的改进型,几乎均采用水泥浆作固化剂。这些施工机械虽然各有特色,但基本结构都和DLM机械相同,都由偶数搅拌轴(2.4.6.8)组成。 HCM类施工法,是DLM工法的发展,是日本北川铁工所,受日本通产省技术研究基金资助,于1975年研究成功的海底软弱地基稳定处理法(Hedoro Continuous Mixing Method)的一系列施工方法,包括DCM法(Deep Continuous Method),DeMIC法?(Deep Mixing Improvement by Cement Stabilizer)和DCCM法(Deep Cement Continuous Mixing Method)等三种施工法。 这类施工方法,搅拌翼片边回转边上下移动,慢速前进,在一定的活动范围内连续进行加固。固化剂以水泥浆为主,采用加压送入搅拌轴的输送方式。水泥浆经搅拌轴从搅拌翼片背面的几个喷出口喷撒出来。 其施工顺序是:先将搅拌翼片降落到预定位置的海底表面,启动搅拌翼片边回转,边喷出一定量的水泥浆,并以一定速度向前推进,直到搅拌翼片下降到设计深度,最后按一定的速度提升到海底表面。如此进行,直至完成全部加固范围。 搅拌翼片的运动轨迹,为W字型轨迹,它是由同时进行的垂直上下和水平移动形成的。通过调整水平方向的移动速度,可提高同一地方混合搅拌的效果。 日本的CDM法还开发了伸缩式和连结式可变搅拌轴,以降低机架高度,增加搅拌深度。其水上搅拌船搅拌深度达水面下70m,海底下50m,8头一次搅拌面积6.91m2,每小时搅拌能力达90m3以上。 除日本外,美国、西欧、东南亚地区也广泛采用了CDM法。苏联在1970年研究功一种淤泥水泥土桩,用于港湾建设工程中。淤泥含水量高达100%~120%,但掺加10~15%的水泥后, 半年龄期强度可达3MPa,较钢筋混凝土桩的造价低40%。 国内由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和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于1977年在塘沽新港开始进行机械考核和搅拌工艺试验。1980年初上海宝山钢铁总厂的三座卷管设备基础,采用了深层搅拌处理软土地基,获得了成功。同年11月由冶金部主持通过了“饱和软粘土深层搅拌加固技术”鉴定,开始了推广应用。同时开发了单轴粉浆两用机 1980年初天津市机械施工公司与交通部一航局科研所等单位合作,利用日本进口螺旋钻孔机,改装制成单搅拌轴、叶片输浆型深层搅拌机(GZB-600型,又开发了600型双轴叶片喷浆搅拌机)。尔后,浙江大学和浙江临海市一建公司机械施工处共同

文档评论(0)

gangsh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