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讲大学生挫折心理
第五讲 大学生挫折心理 一、挫折的含义 (一)挫折的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解释为:失败、失利。《辞海》解释为:失利、挫败。 ★在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科学中,挫折是一种情绪状态,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行动遭遇到无法逾越的困难障碍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消极的情绪反应、情绪体验。 例如,一位学习成绩优秀、才华出众的大学生,刻苦学习,积极努力,准备报考理想中的大学去读研究生,但在临考前,一场大病却将他送进医院,使他无法进行盼望已久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这种打击使他痛苦、失望,久久不能平复。 第五讲 大学生挫折心理 一、挫折的含义 (二)挫折的含义 一是挫折情境,指对人们有目的的行动造成内外障碍或干扰的情境状态或条件,构成刺激情境的可能是人或物,也可能是各种自然、社会环境;二是挫折认知,指对挫折情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三是挫折反应,指个体在挫折情境下所产生的烦恼、困惑、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交织而成的心理感受,即挫折感。其中,挫折认知是核心因素,挫折反应的性质及程度,主要取决于挫折认知。 一般来说,挫折情境越严重,挫折反应就越强烈;反之,挫折反应就轻微。但是,只有当挫折情境被主体所感知时,才会在个体心理上产生挫折反应。如果出现了挫折情境,而个体没有意识到,或者虽然意识到了但并不认为很严重,那么,也不会产生挫折反应,或者只产生轻微的挫折反应。因此,挫折反应的性质、程度主要取决于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 巴尔扎克所说:“世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来说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机遇总是以麻烦的方式出现。 第五讲 大学生挫折心理 二、挫折的种类 ★对挫折的种类有多种划分,一般将挫折分为如下几种。 (一)需要挫折。指因为各种原因造成行为者的需要无法得以满足时的情绪状态。需要挫折又可以分为需要冲突与需要受挫。前者是指行为者在特定条件下,因若干需要发生矛盾冲突又未能妥善解决,而造成挫折;后者是指行为者自认为自己的合理需要被外界条件阻碍不能满足而体验到挫折感。 (二)行为挫折。指行为者在一定动机支配下,并且有了行为的意向,但是因各种条件的影响,行为无法付诸实现时的情绪状态。 (三)目标挫折。指行为者在行为过程中,由于遇到无法克服的障碍,不能达到目标时的情绪状态。目标挫折与行为挫折是有区别的。行为挫折实质是行为意向或行为的准备状态受到挫折,挫折发生在行为之前;而目标挫折则是行为本身受到挫折,挫折发生在行为过程中。 (四)丧失挫折。指行为者自认为本来就应是自己所有的东西,却在一定条件下丧失了,这时行为者所感受到的情绪状态。 前三种挫折都是行为者自认为应得到而未得到,因而受挫;丧失挫折则是自认不应丢掉的却丢掉了,因而受挫。 第五讲 大学生挫折心理 三、影响挫折感的因素 (一)动机强度 挫折的产生与否和个体的需要、动机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动机一旦产生之后便引导个体行为指向目标,但动机产生后可能遭遇到的结果有四种: 1.动机无需特别努力即可达到目标 2.动机的实现可能受到阻碍或延迟,但最终可以达到目标 3.当一种动机正在进行之中,忽然又有一种较强大的动机出现,使个体放弃前一动机而选择后一动机 4.动机行为受到干扰和障碍,使个体无法达到目标而感到挫折、沮丧、失意。 前三种情况不是挫折,只有第四种情况是挫折。因而,需要越迫切、动机越强烈,受挫后,挫折感越强。 第五讲 大学生挫折心理 三、影响挫折感的因素 (二)自我期望值 对任何事物的自我期望与现实都可能有一定的差距,如果不从实际出发,只考虑主观愿望,人为拉大二者之间关系,就会产生挫折感。表现为三种情况。 1.期望值绝对化。自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有的学生将生活中的不快乐、学业中的失利、失恋等都看做不应当发生的事件,认为大学生活应当是圆满而理想的,因而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当遭遇失败与挫折时,变得束手无策,痛苦不堪。 2.过分概括化。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即使是喜忧参半的事情,看到的只是消极的一面。例如:一次评优失利就认为整个评优体系有问题,从而只看到消极的一面,看不到积极的一面。 3.无限夸大后果。有些人遇到一些小挫折,即把后果想像得非常糟糕、可怕。夸大后果的结果是使人越想越消沉,情绪越陷越恶劣,最后难以自拔。例如:一次考试失利,就对自己全面否定,否定自己的学习能力,然后无限延伸,学业不佳,不能考研,不能考研就不能有好工作,如果没有好工作就没有好的前途等。 第五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五章观察法.ppt
- [第五章表面粗糙度.ppt
- [第五章解析函数的罗朗展式.ppt
- [第五章触发器.ppt
- [第五章计划2.ppt
- [第五章计划与决策.ppt
- [COMS英文翻译.doc
- [第五章计数器串行口和中断器.ppt
- [第五章训练比赛的归因.ppt
- [COMFAST150M300M无线网卡软AP设置详解.doc
- 小学生物课中基于团队合作的动植物生态环境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001].docx
- 2024年九年级物理全册14.7学生实验探究__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教案新版北师大版.doc
- 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评析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塑造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美术课程素描技法训练与创意设计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001].docx
- 高中生物遗传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探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10-2023历年安徽省怀远一中高二月考生物试卷.docx
- 小学生物生态系统结构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阶段非智力因素在学生个性化教育方法中的应用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课堂中世界音乐文化教学拓展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基于热力学的创新能力培养效果评估案例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