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其它科学.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其它科学中国古代其它科学

其它科学(1) ? 冶金铸造技术 ? 水利 ? 建筑 ? 交通 冶金铸造技术(1) ? 青铜铸造技术 ? 商、周时期一项极为重要的发明,也是青铜器的极盛时期。 ? 有斧、钻刀、锯等及一些青铜武器戈、矛、剑等。 ? 据考古学研究,那时的炼铜炉内径达80cm,炉内温度最高可达12000C。 冶金铸造技术(1) ?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属于礼器,祭祀用品。 ? 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 冶金铸造技术(1) ? 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曾记录了合金的配比规律,是世界上最早的合金配比的经验性总结。 冶金铸造技术(1) ? 《考工记》是一部重要的科学技术著作,是春秋末年齐国人记录手工技术的官书。 ? 是一部手工业技术规范总汇。书中主要记述了有关百事之攻:分攻木之工、攻金之工、攻皮之工、设色之工、刮磨之工、抟植之工六部分。 ? 《考工记》中记述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官府制车工艺规范。 冶金铸造技术(1) 战国编钟 冶金铸造技术(1) 冶金铸造技术(1) ? 春秋时代中国铁器的使用已很广泛,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春秋末年(前513年),晋国铸造了一个铁质刑鼎,把范宣子作的刑书铸在上面。 冶金铸造技术(1) ? 春秋时期的铁器。 ? 左图是铁削,一种手工工具,1952年在湖南长沙出土。 ? 右图是铁锄,农具,1953年在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 ? 这两件铁器的出土,说明春秋时期的人们已经开始掌握冶铸生铁的技术,并且使用了铁制的农具和手工工具。 冶金铸造技术(1) ? 1976年在长沙还出土了一口春秋末期的钢剑,洛阳水泥厂还出土过春秋时代经退火处理的铁制生产工具。此外,河北易县、山东临淄等地都有春秋时代的铁制农具 ? 左图上的铁犁头在1951年出土于河南辉县。 ? 右图上的铁镰刀在1959年于浙江绍兴出土。 冶金铸造技术(1) 冶金铸造技术(1) ? 在春秋时期铸造术的基础上,秦汉的铸造技术又有大的发展。秦兵马俑出土时挖掘到的铜车马,其铸造之精良,工艺之精巧,令人惊叹. 冶金铸造技术(1) ? 1969年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出土的铜奔马,亦称“马踏飞燕”,其造型之美,铸造之灵巧是绝无仅有。 ? 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0.1厘米。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冶金铸造技术(1) ? 南北朝时期制钢技术有了新突破,发明了灌钢法。 ? 灌钢法就是把含碳量高的生铁熔化浇灌到熟铁上,使熟铁变成钢的方法。在冶炼中利用水力鼓风,提高了冶炼温度和效率。 冶金铸造技术(1) ? 隋唐的冶金业已很发达,主要表现在铸钱、兵器铸造、工艺品和日用品的铸造。 ? 在铸造时普遍地利用鼓风、模铸方法。 冶金铸造技术(1) ? 隋唐时期的最大铸件是953年沧州李云铸造的大铁狮。 ? 狮身高3.8米,头部高1.5米,通高5.3米,通长6.1米,身躯宽3.17米,总重量为29.30吨。 ? 铁狮高大的躯体,面南尾北,昂首挺胸,怒睁双目,巨口大张,四肢叉开,仿佛正疾走乍停,又好似阔步前进。 陶瓷技术(1) ? 中国自奴隶社会商周时期出现了原始的瓷器。商代,精陶制品出现,标志着人们已开始选用高岭土制作坯胎。 陶瓷技术(1) ? 商代出现了釉陶和白陶和青釉器,青釉器是用高岭土制坯。 陶瓷技术(1) 春秋战国时期,原始瓷器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 陶瓷技术(1) ? 秦汉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无论是制品质量和花色品种,还是生产规模和烧造技术,都比战国时期有了显著的进步和扩大,各地发现了秦汉时期的陶俑,如西安的兵马俑等 。 陶瓷技术(1) ? 东汉时期出现了较成熟的瓷器。 ? 右图为浙江上虞县小仙坛东汉晚期窑址中瓷器物。 ? 器表施青黄色釉,光泽度强,胎质吸水性低,透光性好,胎釉结合紧密。器底未施釉,露出的瓷胎证明它已具有瓷器的特征。 ? 从各方面看,此罐都已达到真正瓷器的标准,是中国最早的青瓷产品。 陶瓷技术(1) ? 南北朝时期,瓷器的生产技术已趋成熟,南方以青瓷为主,北方以白瓷为主。 陶瓷技术(1) 陶瓷技术(1) ? 隋唐、五代时期 ? 唐代的烧瓷器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烧出了品种繁多的美丽的青瓷器。出现了瓷业“南青北白”的局面,特别是浙江绍兴、余姚一带的越窑产品最为驰名。 ? 五代时柴窑出产的青瓷也盛极一时,被称赞为“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 陶瓷技术(1) ? 唐代名窑——刑窑(今河北内丘县)的白瓷,其瓷器胎薄,玉壁底,色泽纯洁,造型轻巧精美,已达到现代瓷的标准,陆羽在《茶经》中称之为“类银”、“类雪”。 ? 白瓷胎中含CaO成分较高,烧制温度在1200C,非常接近现代细瓷的帮助。

文档评论(0)

skewgu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