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溪市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

玉溪市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 更新日期:2009-1-14 0:13:27 索 引 号:530400-0056930002 发布机构:综合科 名 称:玉溪市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 ??   1.1玉溪市基本情况   1.1.1 自然环境   玉溪市位于云南省中部,位于东经101°16′~103°9′,北纬23°19′~24°53′之间,东西横跨172公里,南北纵贯163.5公里,全市国土总面积15285平方公里。玉溪市北接昆明市,南与红河州相邻,西连思茅市,西北靠楚雄州,市委、市政府驻地红塔区距省会昆明88公里。   玉溪市大部分地区处于亚热带及温带地区,极少地区处于热带气候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较为复杂。境内河流主要分属珠江和红河两大流域,海拨高低相关悬殊,最高点为哀牢山脉主峰大雪锅山,海拔3137米,最低点为小河底河与元江干流交汇处,海拔327米。   我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境内居住着彝、哈尼、傣、回、蒙古、白、苗、拉祜等25个少数民族。全市总人口209.1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4415.2万人的4.7%,人口密度136.44人/km2,其中:少数民族人口 6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1.8%。全市共辖八县一区,其中有3少数民族自治县。   全市耕地面积161.1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22.07万亩,有效灌溉率75.75%。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314 元,仅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870元的177%,为全国平均水平2936元/人的113%。我市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山区、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科技文化落后,包括水利设施在内的各类基础设施薄弱。   1.1.2 玉溪市水资源状况   玉溪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53.62亿m3(不含元江和南盘江的过境水量),分属珠江、红河流域,其中地表水37.94亿m3,占全市水资源总量的70.8%,地下水15.68亿m3,占全市水资源总量的29.2%。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均在我市境内,三个高原湖泊净水量210亿m3。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571m3/人,为全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5005m3/人的51.37%,约为全国平均值的1.16倍,其中各县(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红塔区832m3/人、江川824m3/人、通海815m3/人、澄江1782m3/人、华宁2291m3/人、易门1821m3/人、峨山3337m3/人、新平7033m3/人、元江5733m3/人。人均水资源量以新平县最多,达到7033m3/人,为全市面上平均值的2.74倍,红塔区、江川县、澄江县、通海县、易门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都低于全国人均值,更远远低于全省人均值,特别是红塔区、江川县和通海县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用水紧张线1760 m3,属于资源性缺水地区。   我市坝区县为玉溪市的经济发达地区,而又属于水资源的缺乏区。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水资源矛盾日益突出。湖泊、水库和河流由于来水量不足,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工农业及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致使污染加剧、水质不断恶化。我市境内的抚仙湖、星云湖和杞麓湖,由于径流区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入湖径流不足,2004年抚仙湖部分水体水质由原来的Ⅰ类下降为现在的Ⅱ类,星云湖水质由原来的Ⅳ类下降为现在的Ⅴ类,杞麓湖水质现为劣Ⅴ类。因此,一些主要水体水质的恶化,致使部分水体丧失了水体使用功能,使红塔区、江川县和通海县在资源性缺水的同时又成为水质性缺水地区。   总体看我市气候多样,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年内变化大,雨季水量多,旱季水量不足,坝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水利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山区水资源后期发利用程度低,水利基础设施差,“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并存”,这些因素造成了我市洪旱灾害频繁,制约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1.2 水利建设成就   建成国以来,我市水利建设取得很大成绩,至2005年底,全市已累计建成水库548座,总库容68280万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库15座,总库容34163万立方米,小型水库533座,总库容34117万立方米。共实现灌溉面积 166.4万亩,其中,改善灌溉面积156.91万亩;“十一五”期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9.49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63万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 2.78万亩;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56.3平方公里;实现全年供水总量90200万立方米;新增农村水电装机3.505万千瓦。   1.3 “十五”完成情况   1.3.1 水利投资目标圆满完成   1、“十五”水利水电投资完成情况   “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总投资13254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1282万元,省投资13681万元,市投资61293万元,县投资17991万元,其它投资18299万元;完成投资比原计划多56256万元。

文档评论(0)

312490405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