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山西省高三语文期末及模拟试卷大汇编--诗歌鉴赏专题.docVIP

2009届山西省高三语文期末及模拟试卷大汇编--诗歌鉴赏专题.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届山西省高三语文期末及模拟试卷大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山西省2009届高三语文期末及模拟试卷大汇编 —诗歌鉴赏专题 整理人:lyphm002 山西省实验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 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房兵曹胡马 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病马 杜甫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长吟。 注:①第一首诗大约写于开元二十三年或二十四年(公元740年或741年),诗人当时在河北,山东一带漫游。兵曹,参与军事的小官。②第二首诗大约写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当时诗人流落秦州。 (1)两首诗中的马,形象不同但品质相同,请简要分析。(4分) 答: (2)两首诗的感情基调不尽相同,结合作者的身世经历作简要分析。(4分) 答: 13.(1)第一首诗中的马是一匹骏马,神清骨俊、奔驰生风、纵横驰骋。“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一静一动写出了马非凡的气概。第二首诗中的马则是一匹病马,岁暮天寒、风寒入骨,衬托了病马的老迈、步履艰难(要求答出马的形象特点并结合诗句分析)(3分)两匹马,一雄健,一病弱,但它们具有一种共同的品质,秉性诚笃,对主人忠诚尽力。(答出“忠诚”“尽力”1分) (2)第一首诗感情基调是激昂向上的。写此诗时诗人正值人生壮年,雄姿英发、气宇不凡“骁腾有如此”写马纵横驰骋的非凡的本领,既是对房兵的殷切鼓励,也蕴含着作者建功立业的渴望。第二首诗感情基调是抑郁低沉的。诗人此时弃官西行,颠沛流离,饱经战乱。诗人以病马自喻,表达了对君国的一腔赤诚之心,感动沉吟之中,更寄予着无尽的辛酸。(答出感情基调2分,结合作者2分) 运城市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每小题4分) 早 雁 杜 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乡菰米岸莓苔。 ①本诗写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北方回鹘族乌介可汗率兵南侵之时。 ②仙掌:皇宫求仙时以铜铸仙人托盘盛露的一种设施。 ③长门:汉代宫殿之名,这里指朝廷。 ④菰(gǜ):草本植物,果实可食用。 (1)诗的颔联描写了大雁飞过皇宫的“孤影”与哀鸣声,有什么作用? (2)早雁在文中有何象征意义?诗人借这一形象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8分,每小题4分) (1) ①孤雁的哀鸣声与孤影更渲染了一种清冷孤寂气氛。 ②将孤雁的哀鸣声与朝廷的承平景象作对比,表达了对统治者不问百姓生死的不 满,突出了主题,以警示统治者关注边疆安全,安抚边疆的百姓。 (2) 早雁象征边疆地区战乱中离家漂泊的百姓。(2分)作者借早雁这一形象表达了对 战乱中背井离乡、寄身江南的百姓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统治者不事边疆稳定、 无视百姓状况的不满。(2分) 祁县中学2009届高三第次模拟考试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南 浦 王安石 南浦东风二月时,物华撩我有新诗。 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 注:南浦,在江西南昌西南,即“画栋朝飞南浦云”(《滕王阁序》)中的南浦。 (1)“鸭绿”“鹅黄”分别指什么?请作具体说明。 答:

文档评论(0)

dlmu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