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山东省各地名校9-12月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大汇编--诗歌鉴赏.docVIP

2008年山东省各地名校9-12月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大汇编--诗歌鉴赏.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年山东省各地名校9-12月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大汇编--诗歌鉴赏

2008年山东省各地名校9-12月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大汇编—诗歌鉴赏篇 14.鉴赏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鹧鸪天 (元代)魏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综观全词,“心事”具体指的是什么?词中用了哪几种手法写“心事”?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三句在景物的写法上有什么特点?14.诗歌鉴赏题出题角度离不开内容(写的什么)和形式(怎么写的)两方面,从此题来看,(1)题从“内容”方面命题,(2)(3)题从“形式”方面命题。   解题思路:做此词时,魏初正在宦游的路上。为了仕途,他不得不背井离乡,抛家别眷。常年在外,哪有不想家.不想妻子儿女的呢?这首词感情真挚.细腻,首句“去岁今晨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就给全词定下一个愁苦低沉的基调,想家之情溢于言表。   词中写心事采用了三种方式:“去岁到家”的欢乐与“今年相望”的痛苦两相对比,道出心事;“两鬓秋霜细有华”看似平淡,却渗透着“亲情萦绕心头,催人易老”的伤感。“儿女团圆夜煮茶”一语传神,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阖家围炉欢聚的温馨场景,用细节道出了心事;“满林残照见归鸦”用鸦之“归”暗点出人之“不得归”,用反衬的手法写心事。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动静结合,勾勒出一幅夕阳残照,“鸦归巢”与“人离家”的凄清图画。 正确答案:(1)想家,想与家人团聚,安享天伦之乐;厌倦奔波与飘泊(仕途),希望归隐田园。用去年团圆的欢乐与今年分离的痛苦作对比写“心事”;用“两鬓秋霜细有华”.“儿女团圆夜煮茶”的细节写“心事”;通过写归鸦反衬自己的不归,来写“心事”。(答成写景烘托心事也可)(2)动静结合,“山”.“水”.“霞”.“林”是静景,“归鸦”是动景;通过写黄昏明丽的景物来渲染气氛;写景由远及近。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新晴野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4分)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14.(8分) ??(1)分别是“明”和“出”?(1分)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3分) ??(2)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2分) ??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蹲”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描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2分) 12.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虞美人 (台湾)琦君 锦书万里凭谁寄?过尽飞鸿矣。柔肠已断泪难收,总为相思不上最高楼。 梦中应识归来路,梦也了无据。十年往事已模糊,转悔今朝兮薄不如无。 【琦君】(1918—2006),台湾女作家。浙江永嘉人。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曾有《泪珠与珍珠》一文入选高中教材。 (1)这首词的上阕表现了怎样的情景?(4分) (2)简要分析这首词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4分) 12、(8分)(1)【参考答案】借助“锦书”“飞鸿”等意象描写了一幅游子思乡图:两岸渺渺相隔,音信难递,词人柔肠寸断,泪水难受,不敢登上高楼远眺家乡。(2分)表达了词人思乡之情。(2分) (2)【参考答案】虚实相生。(2分)上片实写词人愁肠百结,归泪难收之痛;下片借用梦境渲染思乡之苦。(2分) (回答“借景抒情”亦可。) 14.阅读下面,然后回答问题。(8分)?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辞?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 (1)词的上片哪些景物表现了暮春的特点?(3分) 答: (2)本篇是词人送别友人之作,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5分) 答: (1)。(2)“想像”)朋友路途遥远,孤独寂寞(2分);化用典故(前人诗句)表达与朋友早日重逢的愿望(3分) 1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8分)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 菱歌清唱不胜

文档评论(0)

dlmu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