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羁旅送别诗学案.docVIP

2008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羁旅送别诗学案.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羁旅送别诗学案 课前热身: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 初(06江苏)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圞:原字为外“囗”内“栾”,圆的意思 (1)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2)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1)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2)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 什么是送别诗、羁旅诗 送别诗:送别诗一般表现离情别绪,或留恋、或安慰、或嘱咐、或祝愿,有伤心、有惆怅、有期望,等等。一般来讲,其感情色彩比较悲凉。 羁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的旅途寂寞、艰辛,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如: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张说《蜀遭后期》) ( 借抱怨秋风,抒发不能归的烦恼,含蓄委婉 )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盂浩然《宿建德江》) (即景抒情,表现了在旅途中诗人孤寂、愁闷的心情 )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王勃《山中》) (写远在异乡,深秋景色,旅愁归思,即景点染。) 二、送别诗、羁旅诗的特点 (一)内容上较广泛,涉及领域较多;?1、 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思亲念友:王维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独为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 边关思乡: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 4、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二)手法多样,特别是借景抒情更具特色;送别诗首先是抒情诗,诗人们在抒发心中的情感时,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有的使用比喻……??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直抒胸臆李白的《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借景抒情抒情风格上,或豪放或旷达,或凄婉或含蓄;凄婉 三、高考送别诗、羁旅诗的设题特点 (一)写的什么(内容)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提问变式:某一联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提问变式: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菩萨蛮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设题:“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 要赏析。 解析:这是一道根据意象去揣摩画面的意境[思想情感]的题。这幅画面描绘的是诗人想象(见到)的情景:竹篱茅舍中,一缕昏黄的灯光从竹窗里斜漏出来。青灯之下,诗人日思夜盼的妻子(母亲)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补着衣服。诗人那怀乡思归的急切心情,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正从这幅画面中流溢出来。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2年全国题 ?春夜洛阳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指出,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 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4分) 答: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 (2)《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 ,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用心 爱心 专心 115号编辑 夜可称为以彼写此。就是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不从自己写起,而是从思念对象写起。通过写思念对象对自己的思念,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思念,正意反写,相反相成。杜甫的《月夜》之所以至今仍脍炙人口的主要原因,也在于此。 《月夜》 作者:杜甫 今

文档评论(0)

dlmu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