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国土资源管理 第一节 管理机构 钱东镇国土所是负责全镇国土资源的勘查、区划、测绘、规划、整治、利用开发和管理的工作机构。2009年10月设钱东国土资源管理所,编制5人,设所长1名,副所长1名,行政人员3名。 第二节 土地资源详查 《钱东镇2010~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于2011年1月编制完成。2009年钱东镇土地总面积为12273.2公顷。其中农用地10648.8公顷,建设用地1396.5公顷︰,其他土地227.9公顷,三大地类的比例为86.76︰11.38︰1.86。 农用地中耕地面积为1673.3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15.71%,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带。林地面积3404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31.97%,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山地。园地和其他农用地面积分别占农用地总面积的27.99%和24.33%,其中园地在北部和西北部成片分布,其他农用地在全镇各村均有分布。 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1070.5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76.66%,以镇区为核心,324线国道为主轴,呈带状分布;交通水利用地280.5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20.09%,其中公路用地245.7公顷,交通线路较完善。 其他土地227.9公顷,其中水域107.5公顷,主要分布在南部青山埭一带;自然保留地120.4公顷,主要分布在西北部。 第三节 基本农田保护 2009年钱东镇基本农田面积为2299.2公顷,主要集中在仙洲村、沈厝村、灰寨村、钱塘村、下黄隆村、上黄隆村、西港村、径中村等地,其中耕地908.3公顷,可调整地类316.3公顷,其他地类1074.6公顷。 基本农田调整遵循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总体稳定的原则将耕作条件优良且集中连片的耕地划为基本农田,设立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专门保护。《钱东镇2010~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出基本农田1098.1公顷,调入基本农田940.6公顷,划定基本农田面积为2141.7公顷,比饶平县下达的保护面积2028公顷多预留113.7公顷(占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5.61%),用于规划期内道路交通、水利、电站网线等不易确定具体范围的建设项目占用。 第四节 耕地垦复 2009年钱东镇含可调整耕地面积2498.7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673.3公顷,可调整地类面积825.4公顷。 根据《钱东镇2010~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增建设用地的安排,2010~2020年全镇建设占用耕地总面积为173.5公顷。全镇耕地补充来源主要是其他土地开发和25度以下园地山坡地整理改造。规划期内增加耕地662.3公顷。 第二章 财政管理 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民国2年(1913)饶平县奉命设立财政科。其后历经2次2012年10月起,实行了村财镇代管,设置工作人员12人。其中经管办4人,负责对村级收支单据的审核工作;财务结算中心8人,其中领导1人,会计员4人,出纳员3人。出纳员负责对各村收支单据的电脑录入,会计员负责单据分录、生成凭证,并装订5日前将村的月收支凭证报送经管办。 第一节 财政收入 钱东镇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工商税收、农业税收和非税收入。1978~1984年实行财政包干体制,财政收入比较稳定。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镇内农业、工业、商业迅速发展,镇财政收入相应增加。1989年镇财政总收入212.1万元,比1988年增长8.5%。其中工商税超收35.3万元,农林特产税收入9.46万元,教育附加税收入8876元,财政预算外收入49.21万元,除了上解国家财政外,1989年镇一级财政可得财力68.57万元。1994年国家实施财税体制改革,财政收入实行分税制。1994年镇财政收入440万元,工商税收入1100万元,农业税收入141万元,特产税收入3.9万元。2004年镇财政收入838.3万元,工商税收入468万元。2013年镇财政收入1910万元,工商税收入7119万元。(注:上述各项税收收入全部上解) 一、工商税 工商税收入是镇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年占镇财政收入比重最大。1978年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和休养生息政策,税制、税种、税率进行调整,工商税收增长缓慢。1985年后,镇内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和乡镇企业,工商税收快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大力引进港、澳、台企业和“三资”企业,镇工商税收较快增长,1990年工商税收入126万元,2000年达713万元,10年增长466%。2013年工商税收7119万元,是2000年工商税收入的近10倍。 二、农业税 农业税,昔称田赋,建国后称公粮,是历代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1979年后,农业税率保持相对稳定,但由于耕地面积及粮食产量变化,农业税征收量时有起落。2003年农业税率下降为6%,2004年再下降为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