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仁不让于师上课.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弟子 性格 志向【原文】 孔子的评价【概括】 子路 冉有 公西华 曾皙 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时候,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亚里士多德打17岁起就跟随其师柏拉图学习,时间长达20年之久。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柏拉图既是他非常崇敬的恩师还是他的挚友,正所谓:“良师益友”。但是他也说过“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你是如何与老师相处的? 【原文】 1·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xiàn)其不知量也。” [注释] 毁:诽谤。 逾:超越。 伤:妨碍 多:只,仅仅。 见:表明。 第1则是借子贡之言,侧面描写了孔子是一个德才兼备,不可超越的圣人。 有两个方面:一是把一般贤者和孔子作比较,用比喻的方式,说明孔子的高明、伟大,是常人不可及的; 一是批评叔孙武叔是不自量的、无知的。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 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1、恭:谦恭 2、“知”通“智”,智慧。 3、阶:名作动,踩着台阶。 4、而:表修饰 5、斯:就。 6、道之斯行: “道”通“导”,引导。 7、绥:安抚。 8、 和:团结协力。 第2则写子贡面对陈子禽的挑拨,运用比喻、排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孔子的才德,婉转表达对孔子的无限敬仰之情。 3·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喟(kuì)然:深深感叹的样子。 弥坚:更加坚实深奥。 循循:有次序,一步一步 诱:引导。 博:使……广博。 卓尔:高大的样子。 末:没有。 由:途径、办法。 颜渊是怎样评价孔子的? (1)孔子的道高远无边 (2)孔子的善诱让人欲罢无能 (3)孔子的道无法逾越 才德无与论比,崇拜之情淋漓尽致 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译文】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和仁,那我哪里敢当呢?不过我朝着圣和仁的方向努力而从不满足,教诲人而不知疲倦,就可以这样说罢了。”? 公西赤(字子华)说:“这正是,(唯,语气词)弟子学不来的。” 【评点】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 “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是一致的。 表现了孔子谦虚和执著的品格。但伟大寓于平凡,“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是孔门弟子公西华难以做到的,也更是一般人难以学习的。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 孔子说:“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时候,对老师也不要谦让。” 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第5则,有两点:一是仁义所在,可以反对老师,表现孔子对仁的重视; 二是表现孔子对弟子人格的尊重和对平等师生关系的追求。 【原文】? 子曰:“二三子(1)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注释】? 1、二三子:这里指孔子的学生们。 2、隐:隐瞒。 3、吾无隐乎尔:状语后置,相当于“吾乎尔无隐”。 4、 是丘也:是,这。也,表判断。 评析 第6则,孔子是说自己行为坦然,对学生是没有保留的。表现了孔子诚实、正直、光明磊落的品格 7·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1、之:到……去。 2、弦歌:弹琴唱歌。 3、焉:怎么。 4、诸:“之于” 5、使:使唤。 6、戏:开玩笑。 第7则,孔子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是句玩笑话,意谓“如此小城,何必动用礼乐教化”,这体现了孔子轻松随意的心态。子游则据理而争,也体现出了对师道的理性态度、师生间的平等关系。也表现出孔子知错就改的品质 【原文】 8·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注释: 1、南子:卫灵公夫人,淫乱放荡,名声不好。当时把持着朝政。 2、“说”通“悦”,高兴。 3、“矢”通“誓”,发誓。 4、所……者: 假如……的话。 第8则,子路对于子见南子十分不满,因为子路不悦,怀疑孔子做了不合礼的事,逼得孔子居

文档评论(0)

70后老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