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文学概述.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秦代散文 汉赋 史记 汉书 汉乐府 古诗十九首 绪论 一、秦代文学概况 《吕氏春秋》 、李斯 《谏逐客书》 二、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 司马相如等辞赋作家 ; 1、社会风尚:解读文学典籍 :辞赋 2、献纳辞赋 : 3、诸侯王、天子、外戚对文人的招纳任用(考试和荐举):贤良方正、孝廉、秀才 4、乐府、东观、鸿都门学的设立 5、游学游宦的兴盛 1、 三、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 1、苞括宇宙、总揽天人、贯通古今的艺术追求 《汉书·食货志》: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司马迁《史记》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立功扬名的价值取向和圣主贤臣理想 建功立业、扬名后世强烈愿望 逮桓、灵之间,主荒政缪,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于为伍。故匹 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婞直之 风,于斯行矣。”《后汉书·党锢列传》)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 3、对机遇和命运的感慨 董仲舒《士不遇赋》、司马迁《悲士不遇赋》 4、批判与赞颂的更迭 汉初对历史的批判,武帝昌盛期歌功颂德,东汉对现实的批判; 5、文人的独立和依附 6、从浪漫到现实 四、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 1、学校教育 2、经学: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学博士相继 设立 3、繁琐的解经习气 文学铺张扬厉 、经学繁琐 《尚书·尧典》标题两字之义,竟至十万言 4、重摹拟,缺少创造性 五、汉代文学样式 1、赋 枚乘、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2、楚辞: 刘向曾编集屈 原、宋玉的作品和汉人摹拟之作,署名《楚辞》。 3、叙事散文 : 《史记》、《汉书》、《吴越春秋》 4、诗歌 乐府、五言诗、《古诗十九首》 第一章 秦及西汉散文 吕不韦招集门客编成的《吕氏春秋》 李斯的《谏逐客书》 陆贾、贾谊、 刘安 董仲舒的策对 刘向的奏议叙录 第一节 秦代散文 秦始皇大事记: 1、改“王”为“皇帝” “德迈三皇,功过五帝” 2、中央最重要的官职是三分,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3、推行郡、县、乡、亭四级行政组织。 4、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5、焚书坑儒 一、《吕氏春秋》 《八览》(每览8篇)、《六论》(每论6篇)、《十二纪》(每纪5篇),一篇序文 共161篇(今存160篇)共二十多万言 二、李斯的散文 鲁迅说:“由现存者而言,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谏逐客书》又名《上秦王书》 《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 第二节 贾谊和晁错的政论文 一、贾谊的生平和思想 西汉时期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由于当过长沙王太傅,故世称贾太傅,贾生,贾长沙 著有《新书》58篇 《过秦论》、《论积贮疏》、《治安策》 李商隐诗: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三、晁错及其《论贵粟疏》 颖川(今河南禹县)人 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论贵粟疏》 第三节 《淮南子》及其他散文 一、《淮南子》 武帝叔父,袭父封为淮南王。后阴谋叛乱,事泄自杀。 《淮南鸿烈》,《淮南子》,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系统论说散文集。 二、董仲舒的对策文和经学著作 《贤良对策》三篇 三、桓宽、刘向、扬雄的散文 桓宽的代表作品是《盐铁论》 刘向是西汉后期的经学家、目录学家 编著的《新序》、《说苑》、《烈女传》 扬雄是西汉末年著名的辞赋家,但后期致力于经学。他模拟《易经》作《太玄》,模拟《论语》作《法言》 第二章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汉赋的概念、特征 1、汉代的一种新兴的独特的文体 2、是诗歌和散文结合的文学形式 3、是诗歌的散文化和散文的诗歌化 4、源于古诗,奠基于楚辞,形成和兴盛于两汉 5、包括骚体赋、新体大赋和抒情小赋 赋的本意是铺陈直叙,原指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文心雕龙·诠赋》云:“赋者,铺也;铺采摛(chī)文,体物写志也。” “铺采摛文”是赋的形式,而“体物写志”则是赋的内容 《汉书·艺文志》引刘向云:“不歌而颂谓之赋” 赋的一般特点是:内容侧重于叙事,多用陈述性、叙事性和描绘手法,形式上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不能入乐歌唱,只适宜于朗读。 赋的发展、流变 形成、兴盛、衰微三个阶段 1、从汉初到武帝即位初年的七十余年间,是汉赋的形成期:骚体赋,代表作家是贾谊 2、从武帝到东汉中叶的二百多年间,是汉赋的兴盛期,这个时期主要是新体大赋,代表作家有枚乘、司马相如、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