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移动通信概述网络技术 内容目录 第一章 移动通信的发展简史 第二章 几种移动通信制式概述 第三章 GSM网络结构和功能 第四章 无线传播特性的分析 第五章 天线系统概述 第六章 移动通信发展趋势 第一章 移动通信的发展简史 本章要求和目的: 要求: 了解蜂窝移动系统与传统移动通信系统的差异 了解蜂窝系统从模拟转化到数字系统所作的各项努力和发展阶段 着重了解GSM系统技术的发展历史、背景和主要技术指标 目的:为理解第二章数字蜂窝系统打基础 第一章 移动通信的发展简史 1897年,M.G.马克尼所完成的无线通信实验, 宣告了移动通信的诞生 第一章 移动通信的发展简史 一、移动通信的发展轨迹 第一阶段从本世纪初到40年代,为早期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从4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 第三阶段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 第四阶段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这是移动通信蓬勃发展时期 ----1978年底,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1983年,首次在芝加哥投入商用. 第五阶段从80年代中期开始。这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和成熟时期 第一章 移动通信的发展简史 二、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产生的背景和历史 第一章 移动通信的发展简史 三、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 1、GSM产生的背景 自1981年以来,蜂窝系统用户量的增长速度与无线射频频谱之间的矛盾激化 世界发达国家的最具有代表性和比较成熟的制式: 泛欧的GSM 美国的ADC(常称D-AMPS) 日本的JDC(现称PDC) 第一章 移动通信的发展简史 2、GSM发展的历程 第一章 移动通信的发展简史 3、GSM数字蜂窝系统的基本特点 第二章 几种移动通信制式概述 本章要求和目的: 要求: 了解三种移动通信制式的简单原因 了解三种移动通信系统的优缺点 着重了解GSM系统的工作频段 目的: 承接第一章的理论,对数字蜂窝系统展开更进一步介绍,着重介绍GSM的TDMA制式 第二章 几种移动通信制式概述 一、数字移动通信主要技术概述 移动通信 ---数字化、综合化、智能化、宽带化和个人化发展 引入了许多数字技术 ---多址联接技术、话音编码、数字信号不失真传输、窄带数字调制、移动无线信道、信道编码、交织技术、分集接收等 第二章 几种移动通信制式概述 二、多址技术 频分多址(FDMA) 时分多址(TDMA) 码分多址 (CDMA) 第二章 几种移动通信制式概述 FDMA系统特性 每载波单路 连续传输 带宽较窄 传输速率低 共用设备成本高 移动台不需要均衡和复杂的成帧与同步 多频道信号互调干扰严重 频率利用率低,容量小 第二章 几种移动通信制式概述 第二章 几种移动通信制式概述 CDMA系统特性 话音激活持续期的利用 用扇形天线来提高容量 柔性容量 无需频率管理或分配 软越区切换 在CDMA中没有保护时间 更适合于衰落信道 不需要均衡器 与窄带用户共享频带 适合于微小区和建筑物内部的通信 设备简单 第二章 几种移动通信制式概述 第三章 GSM网络结构 本章要求和目的: 要求: 了解GSM系统组成及特点 了解PLMN业务网络组成和信令网络组成,以及GSM网络结构 了解无线蜂窝的概念和无线蜂窝结构 目的: 从移动通信发展史到整体技术情况介绍,这一章着重介绍GSM系统网络结构和无线蜂窝网概念提出 第三章 数字网络结构 一、数字蜂窝移动网络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交换子系统(NSS) GSM系统 基站子系统(BSS) 操作和维护子系统(OMS) 移动台(MS) 数字网络结构 典型GSM网络结构 第三章 数字网络结构 ?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 本地用户位置登记器(HLR) 交换子系统 外来用户位置登记器(VLR) 鉴权中心(AUC) 设备身份登记器(EIR) 第三章 数字网络结构 基站控制器(BSC) 码型变换器(RXCDR) 基站子系统 基站(BTS) 第三章 数字网络结构 典型的GSM频率复用模式 第三章 数字网络结构 移动台设备 (完成话音编码、信道编码、信息加 密、调制和解调,发射和接收) 移动台 用户识别卡(SIM) 二、网络结构 1、移动业务本地网的网络结构 2、省内数字公用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 3、全国数字公用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成人氧气吸入疗法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pptx VIP
- 2025年1月浙江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信息技术选考真题卷.doc VIP
-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pdf VIP
- 建筑工程图集 01K403、01(03)K403:风机盘管安装(含2003年局部修改版).pdf VIP
- 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管理与维护》任务2单元7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 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管理与维护》任务2单元6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 中医护理门诊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安全管理制度.docx VIP
- 各类工作票和操作票模板.pdf VIP
- 公卫执业医师《学校、儿童少年卫生学必看考点》考试题.doc VIP
- 人工智能时代高职综合英语课程思政的融合与创新.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