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导论提纲【参考】.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理科学导论提纲地球系统 第1节 宇宙中的地球 宇宙大爆炸学说(红移现象,微波背景辐射) 一、宇宙的构成 一)总星系 二)恒星系(椭圆星系,漩涡星系,不规则星系) 三)类星体 四)恒星(双星,聚星,星团,脉冲星,变星,新星,超新星)五)行星(小行星,矮行星,万有引力定律和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 六)卫星 七)其他天体(彗星,流星,陨石) 八)星云及星际物质(行星状星云,弥漫状星云) 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银河系(漩涡星系,由银晕,银盘,核球,银核构成,朝麒麟座方向移动)二)太阳系(宇宙年,其行星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地球具得天独厚优越条件)第2节 宇宙因素的地理效应 一、太阳的地理效应 一)太阳 1.体积与质量 2.太阳的构造:中心核反应区(球核),辐射输能区,对流层,太阳大气(光斑黑子光球层,耀斑色球层,太阳风日珥日冕层) 3.太阳的能量(短波辐射) 4.太阳活动 二)太阳对地球地理过程的影响 1.太阳能是地球表层的基本能源(带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气候过程、生物过程产生强烈影响(11年气候干湿变动,磁爆极光短波通讯,生物生长人类疾病) 二、月球的地理效应 一)月球简介(白道,周期,表层) 二)月球对地球地理过程的影响(潮汐)三、其它宇宙因素的地理效应(近地小天体,宇宙线)第3节 地球的整体性质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质量 二、地球的圈层构造 一)地球内部圈层 1.地核(内核,外核,古登堡界面) 2.地幔(下地慢,软流层,上地幔,莫霍界面) 3.地壳(康拉德不连续面,上部花岗硅铝层,下部玄武铝镁层) 二)大气圈层1.对流层(低纬17-18km,高纬8-9km)2.平流层(臭氧层,50km)3.中间层(85km)4.热成层(暖层,250km)5.电离层(1000km)6.外逸层(散逸层)三、地球的物理性质 一)地球的重力(万有引力分向心力和重力) 二)地磁(磁偏角,磁爆) 三)地热(放射性蜕变能,地热增温极)四、地球的化学成分 克拉克值(地壳元素丰度):重量克拉克值(氧硅铝铁钙钠镁钾氢),原子克拉克值(氧氢硅铝钠镁钙铁钾) 五、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自转 1.性质(极移,地轴的进动,天极,黄道) 2.速度(线速度,角速度,变化) 3.周期(恒星日23h56min4s,太阳日24h,太阴日24h52min) 4.地理效应(昼夜更替,地转偏向力,周日视运动) 二)地球公转 1.性质(恒星年365d6h13min53.2s 回归年365d5h48min40.08s,速度一月初近日点快七月初远日点慢) 2.地理效应(四季形成昼长变化,五带形成,影响长周期气候变迁) 六、地理坐标与时间 一)坐标(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二)时区与国际日期变更线(24个时区变更线向西越加向东越减) 七、地球的演化 一)地球系统演化过程:天文时代(作为天体形成),地质时代(内部构造形成),生物时代(生物产生进化),人类时代(人类产生文明发展) 二)演化特征 1.方向性(低级高级,简单复杂) 2.非线性(耗散系统) 1)突变性 2)累进性(加速进行) 3.节律性(发展开发的时间循环,分周期性节律和旋回性节律,具层次性) 4.稳定性(自我调节抗干扰)三)地球系统过程的时空尺度(尺度问题)第4节 地球表层系统(地理学研究对象) 地球表层的基本特征:(1)是由自然演化形成的不同圈层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综合整体,是一个系统。(2)各圈层层面特别是岩石圈表面是不均一的,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3)地球的表层是物质三态转化的界面、内外动力、有机界-无机界相互作用的场所,因此是循环发展的动态系统,是在不断变化的一、地球表层的构造 一)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岩石,表面有风化壳,是生物生存基础,分上层沉积层,中层花岗硅铝层,下层玄武硅镁层,岩石圈的表层还可分为土壤圈和沉积岩石圈。岩石圈层是地质大循环的主体。) 二)水圈(水圈即指分布、渗透于地球表层中的各种水体,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以及岩石、土壤孔隙中的地下水,最大厚度约20Km左右。地球上的总水量为138,600km3,海洋水占96.5%,面积占71%,陆地淡水占3.5%(其中冰川占1.74%,地下水占1.7%),地表淡水仅占0.6%。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输送-降水-径流的形式进行周而复始地循环,有其大循环与小循环。) 三)大气圈(专指对流层,分最下层即摩擦层和行星边界层,自由大气层,顶层即过度层,对流层中集中了大气成分的3/4,其中99.9%的大气集中于大气层50km高度以下。) 四)生物圈(大致在地面、水面上下100—200米范围以内,地球上有动物100多万种,植物有34万种,微生物4万种,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