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从汉代到唐代的美术.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讲 汉代到唐代的美术鉴赏 一、汉代——绘画的多样化及书画同源 写实和想象的结合 写实的画和想象的画并不冲突,可以结合起来。 画像砖 所谓画像砖,就是用拍印和模印方法制成的图像砖。画在砖上,内容多为社会生活的景象。画像砖起源于战国时期,盛行于两汉,多在墓室中构成壁画,有的则用在宫室建筑上。 神仙题材 漆器 彩绘陶 指将陶胎烧成之后在其表面进行彩绘的陶器,又称烧后彩绘陶。 由色彩走入线条——毛笔勾勒 中国绘画用的毛笔是全世界最柔软、最有表现力的绘画工具。当色彩消失之后,中国绘画的线条一样可以使画面充满动态,空间的层次也一样十分活泼。 因为这种工具的特质,所以中国在汉代以后的绘画,都大量向线条发展,而不那么重视色彩。这种完全以线条勾勒出来的绘画,变成了中国绘画最大的特点。 隶书 书画同源 中国文字是以象形开始,也就是从绘画的图像开始。可是,中国的象形字经过上千年的演变,到了汉朝,已经不再“象形”了。 但是,文字和绘画还是有很密切的关系,主要还是因为中国人写字和绘画都使用同一种工具——毛笔。 毛笔的妙用 毛笔到了秦汉时代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于毛的选择,笔管的处理,把毫毛塞进笔管的方法都很讲究,完成了尖圆锥形的毛笔形态。前端形成一个“锋”。 二、魏晋 三、东晋——春蚕吐司描画出的贵族和文人生活 砖画 优美匀整的线条: 顾恺之和“高古游丝描” 顾恺之(348— 409 )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今江苏焦溪)人。顾恺之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高古游丝描 因线条描法形似游丝,故名。其画法为:用中锋笔尖圆匀细描,要有秀劲古逸之气为合。《绘事雕虫》:“游丝描者,笔尖遒劲,宛如曹衣,最高古也。”《点石斋丛画》:“鍊笔擎纳,衣褶苍老紧牢。”此描法适合表现丝绢衣纹圆润流畅之感,古人多用于描绘文人、学士、贵族、仕女等。如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等。亦称“春蚕吐丝描”。工艺绘画的刺绣、壁画等常用。 《洛神赋图》和《列女传图》卷 《洛神赋图》卷是顾恺之根据曹植的《洛神赋》所创。原本是顾恺之亲手所画,不过已经遗失。现存的是宋朝人根据原画临摹的。 《洛神赋图》卷,绢本设色,纵27.1cm,横572.8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洛神赋》(选)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yào)秋菊,华茂春松。髣髴(fǎng fú)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yáo)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烈女传图》卷 《烈女传图》卷,东晋顾恺之所作,绢本淡设色,纵25.8cm,横470.3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列女传图》是最早的宫廷画,是根据汉刘向所著的《古列女传》人物故事所做的插图画。《列女传图》以绘画的形式反映汉代宫廷生活和权臣之间的内部斗争,颂扬历代贤德而有智谋远见的列女们的明智美德。 三、北魏——受外来民族影响的宗教艺术 敦煌艺术: 佛教故事画 五、西魏——佛教的汉化及绘画新风格的形成 北魏灭亡后,进入西魏时代。敦煌壁画还延续着佛教故事画的传统,但是风格已经大大改变了。 六、唐代——国势鼎盛为艺术带来伟大特殊的色彩 菩萨图 唐代 敦煌 三二二窟 勾勒的菩萨画像 宫廷画 唐代的宫廷画十分发达,阎立本就是画宫廷画的大家。 《历代帝王图》卷 步辇图 《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是现藏故宫博物院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步辇图》所绘是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现存画作被认为是宋朝摹本。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画圣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卷 《送子天王图》为纸本手卷,纵35.5厘米,横338.1厘米,传为宋人摹本。图又名《释迦降生图》,乃吴道子根据佛典《瑞应本起经》绘画。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吴道子画“古今独,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 仕女图 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 张萱《捣练图》卷 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卷 动物画 韩斡《照夜白》和《牧马图册》 韩滉《五牛图》卷 山水画——金碧山水 《明皇幸蜀图》轴 李昭道的《春山行旅图》轴 文人画 王维的《伏生授经图》 职供图 阎立本 唐 绢本设色 纵61.5cm,横191.5c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