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背上的候鸟生活.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背上的候鸟生活

马背上的候鸟生活--新疆哈萨克人转场习俗 (引言)在神话般的民间传说里,“哈萨克”的意思是 “白色的天鹅”。这个名字象征着哈萨克族群居和迁徙的传统,而哈萨克族那历史悠久而又丰富多彩的游牧文化集中体现在贯穿一年四季的“转场”生活中。在这种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即将消亡的今天,本刊记者及一位多年致力于研究哈萨克族文化的专家,一同深入新疆北部茫茫草原,他们的图片和文字再现了哈萨克族人候鸟式的迁徙生活。      九月的暖阳放肆地照射在新疆北部的这片土黄色的高原上,辽阔的视野一直可以推展到远方已经落雪的阿尔泰山,逐渐走近的是一队由5口人、一个摇篮,1条狗、2峰骆驼、几匹马和上百只羊组成的哈萨克家庭,他们正从水草丰美的夏季牧场向秋季牧场迁徙,在北疆,我们已经不止一次地遇到这样的家庭,他们都是以不缓不慢的柔和节奏和浩荡气势证明着哈萨克族的文化和传统的延续。      蓝色吉普车一路在开阔的北疆草原上急驰,从车窗望出去,金黄色的桦树叶在阳光的反射中十分耀眼,九月的阿勒泰已经进入了深秋。偶尔,会有一个戴着鸭舌帽的男人骑着匹个头很高的白马悠闲地在你飞奔的视线中后退,你不禁会回过头去欣赏他,因为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哈萨克人。这种场面在新疆北的这片美丽的山区是很常见的,因为生活在北疆的大部分是哈萨克人。他们的聚居地就散落在新疆北部的边境地区,我们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跑遍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所属的伊犁、塔城和阿勒泰三个地区,以及博尔塔拉州、昌吉州、乌鲁木齐市和巴里坤县等地追寻这个居无定所的民族的来影去踪。      转场,就是以牧草生长周期按季节为牲蓄有序地转移草场,它是一种按季节每年进行的3次或4次循环轮牧的过程。最早的史料记载可上溯到公元前的塞种人。新疆哈萨克族地区各季草场相距各异。山区牧民每次转场路程不超过百公里,半牧半农的牧民转场路程更短,一般在30公里的范围内。      拿出一张新疆地形图你就可以看出新疆哈萨克族的地理分布:      他们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四周高山环绕,与山脉相间或相邻的有盆地、谷地、平原等。在新疆,哪里有山哪里就有草原,有草原就有哈萨克人的足迹。而这些草原又以其地势、气候等条件和牧草生长周期以形成大小不等的草原牧场。      有限的草场资源的合理利用关系到哈萨克族游牧民整整一年的生产和生活。牧场按季节可分为春季牧场、夏季牧场、秋季牧场和冬季牧场。春秋牧场在很多地方是同一牧场,只是放牧时间不同而已。转场,就是以牧草生长周期按季节为牲蓄有序地转移草场,它是一种按季节每年进行的3次或4次循环轮牧的过程。      新疆哈萨克族地区各季草场相距各异。山区牧民每次转场路程不超过百公里,半牧半农的牧民转场路程更短,一般在30公里的范围内。平原地区的牧民转场路程往往较远,短则几十公里,长则几百公里。转场的原因取决于畜牧业经济因素。首先,转场可以及时给牲蓄提供优质牧草,保证牲畜的成长和数量增加;第二,转场可以使畜牧生产专业化;第三,转场可以使各种牲畜自然淘汰,有利于品种优化。      每年3月底至4月初,牲畜必须从冬牧场转入春牧场。各类牲畜于6月中旬前应转入夏牧场,秋季牧场是牲畜从夏牧场转入冬牧场途中,需要在秋牧场放牧一个时期的地方,在这里要作好牲畜整群、小畜剪毛和药浴工作。从10月份开始,气温逐日降低,有些地方开始下雪,为避免牲畜在转场途中遭暴风雪袭击,10月底之前应使牲畜安全转入冬季牧场。      每年3月底至4月初,一年的游牧生活开始了,大批牲畜必须从冬牧场转入春牧场。早春的牧场积雪融化早,气温回升快,草场上早生短命植物开始萌发生长。这些植物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对于经过漫长冬季的瘦弱牲畜渡春有着雪中送炭的重要意义。这一时期还是接羔育幼的关键时期,牧民肩负着保住每一只幼羔的重任,既要让母畜顺产,又要让幼蓄茁壮成长。在春牧场30多天里,要剪羊毛、给羊药浴、给羊羔作耳记等。      然后,各类牲畜于6月中旬以前要转入夏牧场(大畜转场不受产仔和剪毛工作的影响,可在5月份转入)。夏牧场一般为高山地区,就像我面前青河县北部的这一片草场,面积很大,牧草丰茂,草质好,载畜量大,气候凉爽,是牲畜抓膘催肥的好地方。夏季牧场一般可利用60-120天。      这次我们到新疆釆访正好在富蕴县赶上牧民的秋季转场。所谓秋季转场就是牲畜从夏牧场转入冬牧场途中,需要在一个地方放牧一段时间,以作好牲畜整群、小畜剪毛和药浴工作。在富蕴县可可托海县的一个村子里,我看到汉族农民在地里收麦草,这些麦草是牧民在冬季牧场喂养牲畜的主要饲料,纯牧区的秋牧场往往就是春牧场,而半牧半农区的秋牧场多是这种收割后的庄稼地。而牧民们大多不会在一处固定的庄稼地里停留很久,因为他们要抓紧时间赶往冬季牧场。      秋季转场是颇具观赏性的,从9月底到10月初的这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