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木隧道毕业论文
第1章 绪论
近代国家中,所有地区各种特性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以交通为前提的。道路隧道作为交通系统重要结构物之一,具有以下优点:
提高公路等级和行车舒适性;
缩短行车里程,减少汽车损耗,节约能源和运费;
降低越岭公路高程,保证常年通车;
减少人为公路病害和水土流失;
节约土地,保护生态环境。
可是,由于受资金限制及其他因素影响,我国在80年代以前的公路建设中很少修建隧道。在许多越岭路段,本来打—个不太长的隧道就能穿过,却往往习惯于用较大纵坡绕行和展线去翻越垭口。这样既增长公路里程,又降低了路线技术等级,并增大了投资及养护费和运输费用。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特别是高等级公路的加速发展,我国公路隧道在数量与规模上有了很大发展,施工技术有了很大提高。目前,隧道工程矿山法施工中.已较普遍采用新奥法;岩石隧道施工采用钻爆法掘进,并开始采用先进高效的掘进机施工;城市道路浅埋隧道明控或盖挖法施工中开始使用地下连续墙.暗挖施工时采用的盾构法和浅埋暗挖法,都已具有了较高的技术水平。
本设计拟建之坝口梁隧道属于城口至岚皋公路城口段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隧道区内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当地自然地貌与气象的考虑并结合安全、经济等方面的因素所设计的分水隧道,将体现出公路隧道便捷、节能、经济、环保等优点。
第2章 设计依据及技术标准
2.1总体设计原则
遵守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借鉴、参考国内外类似工程的成功经验,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隧道按安全、经济、合理、环保的原则进行设计。
2.2设计依据及技术标准
设计依据
《省道202线城口至陕西岚皋二级公路改建工程小河口至穿心店段峡口隧道施工图设计说明》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50162-92)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9GB50086-200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108-87)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建标[2002]99号)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公路工程名词术语》(JTJ200-87)
《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
《公路勘测范围》(JTJ061-99)
《公路工程地质勘查规范》(JTJ064-98)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公路线路设计规范》(JTJ011-94)
《公路排水设计技术规范》(JTJ081-96)
《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D70-2004)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006-98)
技术标准
(1) 公路等级:二级公路
(2) 设计车速:40km/h
(3) 设计交通量:10000辆/日中型车
(4) 隧道建筑限界:宽9.0m(单洞)、高5.0m
(5)设计荷载:汽车一20级,挂车-100级
(6)隧道内卫生标准:
一氧化碳(CO)允许浓度:
①正常营运时为150ppm
②发生事故时,短时间(20min)以内,为300ppm
烟尘允许浓度:0.0090m-1
(7) 照明标准:按40km/h计算
第3章 工程概况
3.1地理位置及隧道概况
峡口隧道位于城口县城北东9.5Km,行政区划属城口县龙田乡玉坪村,即有城(口)岚(皋)公路紧邻隧道右侧通过,右侧紧邻半河,交通方便。
隧道区属流水侵蚀型低中山峡谷地貌,河谷多为深切割的“V”型谷,拟建隧道右邻的半河最低点标高为1059m,近岸山岭标高多在1800~1900m,相对高差740~840m。
3.2气象、水文
隧道区属四川盆地北亚热带山地气候,系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山高谷深,高差大,具有山区立体气候的特征。主要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较足,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春季气温回升快,但不稳定,常有“倒春寒”天气出现;夏季雨水集中,七、八月多干旱,伏前、伏后多洪涝;秋季降温快,多连绵阴雨天气;冬季时间较短,气温低。
隧道区多年平均气温13.8℃,最高气温38.9℃,最低气温-13.2℃,多年平均降雨量1171.1毫米,常年日照时间1534.1小时,常年无霜期234天。
隧道区最多风向为西北风,盛行偏西风,年均风速2米/秒,最大风速12米/秒,瞬间最大风速达19米/秒。
隧道位于半河右岸坡下部,该岸坡走向与隧道洞轴线基本一致,即呈NNE向,坡向SEE,坡度44°左右,洞轴线之上减缓至40°左右。隧址区尚发育有三条横向冲沟,其流向都为S50°E左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