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菌夜大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章 球菌 革兰阳性G+ 葡萄球菌 肺炎链球菌 链球菌 革兰阴性G- 脑膜炎奈瑟球菌 淋病奈瑟球菌 葡萄球菌 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 医务人员带菌率高 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易耐药 生物学性状 形态和染色: G+,球形,葡萄串状排列,体内形成荚膜 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可形成不同颜色的脂溶性色素。 抗原构造:葡萄球菌A蛋白(SPA) 特点:与IgG 的FC段结合 意义:(1)抗吞噬(竞争FC段) (2)用于协同凝集反应 生物学性状 分类:据色素和生化反应分类 生物学性状2 抵抗力: 较强,80℃30min 对龙胆紫,青霉素等敏感 易产生耐药性 分类:据色素和生化反应分类 三种葡萄球菌的性状 生物学性状 抵抗力: 较强,80℃30min 对龙胆紫,青霉素等敏感 易产生耐药性 自从本世纪40年代青霉素问世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受到较大的控制 随着青霉素的广泛使用,有些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青霉素酶,能水解β-内酰胺环,表现为对青霉素的耐药 研究出一种新的能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即甲氧西林(methicillin) 应用于临床后曾有效地控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产酶株的感染 又发现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MRSA从发现至今感染几乎遍及全球,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也成超级细菌。 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物质 血浆凝固酶 葡萄球菌溶血素 表皮剥脱毒素 杀白细胞素 肠毒素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 所致疾病 化脓性炎症 毒素性疾病 食物中毒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毒性休克综合征 血浆凝固酶, coagulase 鉴别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作用: 凝固酶 ?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沉积包绕在细菌周围?抗吞噬,感染局限,脓液粘稠。 溶细胞毒素 葡萄球菌溶血素 表皮剥脱毒素 杀白细胞素 破坏多种细胞,引起组织坏死,增强细菌的侵袭力 肠毒素, enterotoxin 特点:耐热(100?C,30min),抗蛋白酶消化 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食物室温8—10h?肠毒素误食?食物中毒(潜伏期短,1—6h,呕吐为主) 所致疾病 化脓性感染 毒素性疾病 食物中毒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毒性休克综合征 化脓性疾病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毛囊炎,伤口化脓 局部病灶特征:感染 局限化,不易扩散,脓液粘稠 全身感染:败血症 毒素性疾病 食物中毒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表皮剥脱毒素引起,皮肤红斑、水疱、脱落。多见于新生儿感染。 毒性休克综合征(TSS)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TSST)引起,TSST为超抗原,激活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引起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发热、休克等。 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特殊检查 预防原则 特异性预防措施(疫苗) 链球菌属 生物学性状 形态和染色: G+,球形,链状排列,有荚膜、菌毛 培养: 营养要求高(血液) 血平板上有不同的溶血现象 分类 根据溶血现象分三类 按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细胞壁脂多糖抗原,可将其分为20个群(族),如A族,B族等 三类链球菌比较 生物学性状 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剂敏感。对干燥有抵抗力 致病性与免疫性 A群链球菌,即化脓性链球菌,占链球菌感染的90%,是致病性最强的链球菌。 致病物质 菌体表面物质 外毒素 侵袭性酶 菌体表面物质 脂磷壁酸:菌毛样物质,上皮细胞结合黏附,定居繁殖 M蛋白:与心肌等成分有共同抗原 抗吞噬 超敏反应发病有关 外毒素 致热外毒素: 又称红疹毒素、猩红热毒素 是引起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 直接作用于下丘脑引起发热 外毒素 链球菌溶血素(streptolysin):能破坏白细胞和血小板,有两种 溶血素O(SLO) 特性:抗原性强,易被氧化 意义:感染后2—3周,血清中可查到抗O抗体,持续数月。(抗O试验) 溶血素S(SLS) 特性:无抗原性,对氧稳定 意义:血平板上形成溶血环。 侵袭性酶类 透明质酸酶:分解透明质酸 链激酶:激活溶纤维蛋白酶 链道酶:分解DNA ?组织疏松,利于扩散,脓液稀薄 所致疾病 感染性疾病 超敏反应性疾病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疾病 感染性疾病 急性化脓性炎症 皮肤及皮下组织 上呼吸道 全身感染 ——局部病灶:易于扩散、脓液清稀 猩红热:小儿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病人、带菌者 传染途径:呼吸道 发热、全身鲜红色皮疹 超敏反应性疾病 风湿热 多发性关节炎、心肌炎等 急性肾小球肾炎 链球菌感染后发病,预后良好 ——与Ⅱ、Ⅲ型超敏反应有关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条件致病 正常菌群(甲链)?拔牙等?侵入血流?宿有心内膜疾患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免疫性 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 微生物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exie20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