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栽培与管理详解.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栽植密度因栽培方式而异。枣粮间作者,株距3~4m、行距8~10m或15~20m,因目的而确定。集约化栽培者,株距2~3m、行距3~5m为宜。 为促进成活,应推广ABT生根粉浸根、适当晚栽(萌芽后栽)、及时灌水和覆地膜等实用技术措施。注意栽植当年不发芽、只要不干缩不算死,加强管理翌年仍可发芽成活。 也利用野生酸枣资源发展枣树生产,利用酸枣改接大枣是发展枣树生产的一条捷径。 基肥秋施、多在采收前后进行。 土壤追肥重点抓萌芽前(N为主)和果实速生期(生理落果后、大体在7月中旬左右,是三要素吸收量最大的时期、要NPK配合使用)。 灌水与施肥结合、一般需浇灌5次,即催芽水(萌芽前)、开花水、坐枣水(花落后)、白背背水(果实着色前)和冻冰冰水(土壤封冻前)。 枣是多花树种,花芽分化、开花与枣吊生长同时进行,修剪时不必考虑留花量和布局,只要合理安排树体结构、层次清楚、通风透光就能丰产;枣树自然分枝能力差,营养枝对修剪反应迟钝、短截后不易发枝,因此在培养主侧枝时、必须将剪口下的二次枝剪除才能促其侧生主芽萌发,此即“一剪子堵、两剪子出”的含义;枣树的结果基枝寿命长,衰老前几乎不需修剪,需要更新时、只需在同一年度段缩缩剪即可。 常用树形结构: 一般采用多主枝开心形,主干高1米左右,留3~5个主枝、分枝角度40~50°,每主枝配备3~4个侧枝;也可用主干疏层形,密植栽培可用纺锤形、基本结构与苹果大同小异。 修剪要领 幼年初果树整形修剪要点: 枣树栽植初期生长缓慢,顶芽萌发力强、自然分枝少、多单轴延伸生长,主干周围主要是枣头二次枝,树冠很小,6~8年后逐渐形成侧生枣头、树冠扩大。因此整形修剪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控高扩冠、促生分枝,利用强枝培养主侧枝、及早成形。 ⑵培养主侧枝部位,必须疏除或重剪(留1~2节)二次枝、刺激侧生主芽萌发。 ⑶对不做骨干枝用的枣头一般留3~5个二次枝摘心,控制延伸、充实二次枝、促其形成良好的结果基枝。 盛果树修剪要领: 疏缩结合集中营养、增强骨干枝长势,维持树体结构、保证通风透光条件,有计划的分批更新结果枝组(6~8年更新一次即可),后期可疏缩部分大枝、防止结果部位外移。 枣树坐果低的主要原因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对养分竞争所造成(枣吊生长、花芽分化、开花、坐果同时并进),其次枣树开花坐果期要求比较高的空气湿度,而北方枣区、此时正处于干旱季节,也会对坐果产生不良的影响。 可见、提高坐果率必须从增加养分、尤其是有机养分供应水平和改善授粉受精的环境条件入手,主要技术措施有花期开甲(即环状剥皮),花期喷赤霉素(10~30 PPm 均有效)、喷微量元素(硼、钼、矽土元素等)、喷水,枣头摘心或喷生长抑制剂(PP333、矮壮素)等。 1、采收期 依据成熟度不同划分为三个成熟期,即白熟期、脆熟期、完熟期。 加工蜜枣白熟期采收;鲜食和加工乌枣、酒枣、南枣等脆熟期采收;干制红枣的则以完熟期采收最好含。 2、采收方法 传统的方法是利用竹竿打落法。 乙稀利催落采收枣果:一般在采前5-7天喷洒,适宜浓度为200-300PPM(含量40%的乙稀利稀释1500-2000倍即可)。 主要害虫:桃小食心虫、枣尺蠖(枣步曲)、枣瘿蚊、金龟子、黄斑蝽、枣芽象甲、枣粘虫、红蜘蛛、龟蜡蚧、黄斑蝽等 主要病害:炭疽病、枣锈病、枣斑点落叶病、枣疯病、枣树缩果病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园艺二班 采虹 一、经济意义 二、栽培概况 三、主要种类和优良品种 四、生物学特性 五、栽培技术要点 六、枣主要病虫害防治 枣果营养十分丰富。每百克鲜枣果肉含糖23.2-40.0克、蛋白质1.2克、脂肪0.2克、钙14-4毫克、磷23毫克、铁0.5毫克、钾0.2-0.35毫克, 18种氨基酸,VC含量436.4-808.8毫克/百克、维生素P含量3385毫克/百克,显著高于其他果品。 医疗保健作用。 枣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耐盐碱,而且栽培管理容易、结果早、经济寿命长,发展枣树生产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我国4000余年栽培史,栽培面积和产量都占世界98%以上。据1990年林业部统计,全国枣树栽培面积29.24万公顷、鲜枣产量42.32万吨。 主产区为山东、河北、陕西、山西、河南五省,占全国90%以上。 10余年来枣的价格上涨了5-6倍。枣树栽培面积增加了7万多公顷,但因栽种粗放、品种古老,产量增加不快。 今后应加强优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工作,普及规范栽培管理技术,重视枣疯病的预防,注重产后环节的研发,逐步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主要种类和优良品种 枣为鼠李科、枣属植物,共约40余种,我国有15个种。与栽培关系密切的有 1.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