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企备忘录――逐梦全球》(第五集).doc
《国企备忘录――逐梦全球》(第五集) 在北京北二环的办公室里,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王志乐正面对着一张世界经济地图。随着研究的深入,他看到,跨国公司正在改写传统国际经济秩序,国境线已变得越来越模糊。 王志乐说,他们在全球范围利用全球市场,全球资源,挣全球的钱。我们是在中国的市场上,用中国的资源,挣中国的钱。 带着未知和迷茫,中国企业正在以自己的方式,踏上全球化征程―― 从秘鲁首都利马出发,沿着泛美公路北行1000多公里,是一个叫塔拉拉的小城。这是一座因石油而存在的城市,也是中石油迈向海外的第一站。1994年,中石油以37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塔拉拉油田六区和七区20年的开采权。低价买来的是怎样一块油田? 中国石油拉美(秘鲁)公司总经理宫本才找到了第一口油井的完井报告。整整140年,是塔拉拉油田的年龄,也是世界石油工业的年龄。 曾经喧嚣的老油田,在开发一百多年后归于沉寂。经过四轮大规模开采,塔拉拉地下97%的油气资源已经被开采殆尽,只剩下5000多口荒废的老井。1994年,日出油量只剩百十来吨。当时,全世界最优质的油气资源早已被国际巨头们占据,中石油只能选择从这片不毛之地起步。但也恰恰就在这里,中石油在大庆等国内老油田练就的开发技术派上了用场。一口口深埋在黄沙下的报废老井,成了他们摸清塔拉拉地下世界的一扇扇窗口。 严重缺乏地质资料,是横在中石油面前的另一道难题,他们一边寻找老井,一边做地质勘测。一次次拉网式勘探,得到的结果并不乐观。这是学地质出身的宫本才,最不愿意看到的。 亚历山大,是其中一个作业班组的组长。375井是他负责的一口老井。亚历山大操作的捞油车用活塞把原油从油井里一点一点捞出来。奔波一天,亚历山大他们捞的油可以装满一辆油罐车。虽然单个班组的产量并不高,可在塔拉拉有四十多个这样的作业班组,每天的产量加在一起能达到3000多桶,占油田总产量的一半。 宫本才说,我们提出一个口号,叫半桶油精神。半桶油精神,让塔拉拉重新活了过来。 在进入油田3年后,中石油找到了还没有被开发的油藏。1997年打出来的13231号井,单井日产量超过1000桶,至今累计产油量77万桶,创造了塔拉拉油田的历史最高记录。 塔拉拉油田紧邻太平洋,在陆上找油的同时,中石油也把目光投向了合同区块的海面。从找老井到打新井,中石油在开发塔拉拉油田五年之后就收回了全部投资。目前,中石油已经在这里累计生产了超过2500万吨原油,盈利1.98亿美元,相当于赚回了五个塔拉拉。 孤寂的戈壁上,一台台抽油机还在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塔拉拉,这个百年老油田的生命,在中国企业独特的技术和精细化的管理下得到延续,中石油也从这里找到了走向海外的自信。 到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寻找机遇,是企业走出去的最初动力。截至2011年底,仅中央企业境外资产总额达到了3.1万亿元,净利润突破1000亿元,投资范围涉及全球158个国家和地区。 二 “我来自美国” “我来自伊朗” “来自南非” “来自印度” …… 这间到处可以看到洋面孔的餐厅,并不是在美国、欧洲或者世界的其他什么地方,而是在中国上海的长兴岛。不同国家的监理工程师,汇聚到长兴岛,是因为这里有全球最大的港机生产企业――振华重工。 码头上,几位丹麦监理工程师正准备进行一次重要检测。来自丹麦MTH公司制造主管何奥华爬上桥面,亲自检查焊接质量。这次,何奥华带来了最先进的超声波探伤仪,它能发现焊缝里比头发丝还细的裂纹。而整座钢桥长达数十公里的焊缝,都需要这样一毫米一毫米地接受检测。 这座100多米长的丹麦钢桥,还有几个月就要登船出海了。振华重工之所以能承接技术要求如此高的大型钢结构项目,已退休的前总裁管彤贤最清楚其中的原因。他曾经靠借来的100万美元创办了这家企业。 20年前,振华重工诞生的时候,国际港机市场还被德国克虏伯、日本三菱、韩国现代等巨头牢牢占据。靠着这批全世界最优秀的焊工,振华重工一举颠覆了市场格局,占据了全球70%的港口设备市场,客户遍布76个国家和地区。 然而,2008年以来,全球航运业陷入低迷,严重打压了振华的传统市场,2010年开始振华连续出现大幅亏损。他们必须摆脱产品单一、市场单一的被动。 正在加紧建造的振华一号,是振华重工生产的第一座自升式海上钻井平台。作业水深100米,钻井深度1万米。随着全球油气开发重心转向海上,今后十年国际上对海洋工程装备将有数千亿美元的需求,这也是振华最看好的市场。 振华海上重工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勤说,一个平台的重量将近9000吨,系统很复杂,有生活模块,有钻井系统还有一些采油机组和一个燃油系统。 虽然在港口设备、大型钢结构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