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春秋战国诸子的养生理论:
老子清净无为说
庄子 养生、全形
子华子“贵生” 说
孔子“安适自养”
荀子“修身礼治”
韩非子“啬神”、“少欲”
管子“节欲存精”说
《吕氏春秋》集先秦养生学大成 (1)法天顺时;(2)知本去害;(3)顺性、养生(4)胜理、归朴
《淮南子》中的养生思想 1.知性 (2)胜心 (3)顺情 (4)主静
《黄帝内经》论养《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
南朝,陶弘景时人称为“山中宰相”,其著作《养性延命录》,为现存最早的一部养生学专著。
葛洪的养生思想:(1)伤损必先“复故”(2)延养自须“得谨”(3)养生“不绝人理”
4.寒温之辨: 金元时期,对纠正时医滥用温燥辛热的时弊起了积极作用,后来形成滥用苦寒之剂的医学新时弊。 ①王纶强调“精血既亏,相火必旺”,并主张终身服含有知母、黄柏的补阴丸。 ②薛己在治疗上重视甘温以生发脾胃之阳气,并注重 肾与命火不足的辨证施治。 ③孙一奎指出了对于内伤发热、虚损等滥用苦寒,畏投甘温的错误。 ④赵献可 对医者多用知、柏以治阴虚发热,以及误用苦寒直折以治阳虚火衰的假阳证,提出指责。 ⑤李中梓认为原因:一者守丹溪阳常有余之说,二者拘河间有热无寒之论,对火热不辨虚实。
5.瘟疫学说形成发展 1.戴天章1.瘟疫五辨”气血舌神脉五方面的辨证 2.“治疫五法”,即汗法、下法、清法、和法、补法
2.杨璿 辛凉宣透为治瘟疫的重要方法。 升降散辛凉宣泄,升清降浊,即是其学术成就之一 用药在吴又可善用大黄的基础上又结合黄连,而将两者作为解毒逐秽之主药
3. 余师愚 余霖著有《疫疹一得》
(2)疫疹为瘟疫病中出疹类疾病。疫疹的病机 由于胃虚而感受四时不正之疠气
(3)对于疫疹的发病机制,余氏既重视火毒疠气,又强调胃气的盛衰由此创制了清瘟败毒散一方,以重用石膏为其特点
4. 王士雄《霍乱论》
(1)与五运六气,地理环境,居住条件,水质污染等有关:
(2)病因主要是一种疫邪,由于饮水恶浊所致,王氏将其概括为“臭毒”
(3)辩证治疗。黄芩定乱汤等
1,*孙思邈
生平和著作
孙思邈 唐著名医家。《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学术思想
大医精诚论
(1)学医者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2)提出了医生职业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养生理论与方法
孙思邈养生思想的具体内容:
①抑情节欲
②常欲小劳和导引、按摩
③依时摄养
④内视、调气
⑤食宜、食养和食疗
⑥服食、服水
⑦养老 概括起来就是:精神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房事养生、药饵养生、环境养生、四时养生、体质养生、养老
方剂学方面的成就和特色
(1)集方剂之大成 (2)化裁发展古方 (3)组方配伍特色
2,*李中梓
李中梓,字士材,号念莪,明末著名的医家。 《内经知要》《医宗必读》《伤寒括要》《颐生微论》《诊家正眼》《病机沙篆》《本草通玄》,后三书合称《士材三书》。
(二)学术思想
1,化源论——化源即是生化之源。
(1)治虚证之化源 五行相生即虚者补其母。
(2)治实证之化源 主要根据五行相克
2,水火阴阳论
认为“气血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 (1)水火宜交不宜分 (2)养阳在滋阴之上 (3)补气在补血之先
补充温补学派 薛己 孙一奎 赵养奎(赵献可) 张介宾 李中梓
2,治泻九法
(1)淡渗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五苓散、五皮饮等渗利小便而实大便。
(2)升提 以补中益气汤益气升阳,或以升阳除湿汤治风胜湿。
(3)清凉 葛根芩连汤等方,以热者清之。
(4)疏利 祛痰、理气、消积、逐水等法 通因通用之法。
(5)甘缓 加入甘草等药,此乃急者缓之之义。
(6)酸收 方如乌梅丸等
(7)燥脾 参苓白术散等 湿胜阳微宜理中丸合平胃散。
(8)温肾 金贵肾气丸治之
(9)固涩 赤石脂禹余粮
3,治癃闭七法
清金润肺——麦冬
燥脾健胃——苍术
滋肾涤热——知母 黄柏 玄参 地黄
(4)淡渗分利——茯苓 泽泻
(5)疏理气机——枳壳
(6)苦寒清热——上焦用栀子黄芩 中焦用黄连芍药 下焦用黄柏知母
(7)温补脾肾——金贵肾气丸或八味丸,补中益气汤,独参汤,
3,*钱乙
钱乙,字仲阳,:《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第一本以原本形式保存下来的儿科著作。
学术思想:
1,论述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生理特点: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 病理特点: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变蒸:就是在婴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生理变化)
2,小儿病证的诊断方法:首先归纳出儿科六种常见脉象:乱、弦急、沉缓、促急、浮、沉细;提出“面上证”和“目内证”。
(1)“脉乱不治,气不和弦急,伤食沉缓,虚惊促急,风浮,冷沉细。”
(2)面上证: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为肾。如上述部位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