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喘息性疾病及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喘息性疾病诊治 2013.07.20 一.概述 喘息是气流通过气道狭窄部位形成涡流,引起气道壁振动而产生的声音。1/3儿童至少有过一次喘息史。 近年深入研究发现,儿童喘息性疾病虽有类似的症状和体征,但病因和临床特点并不相同。 儿童喘息性疾病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是一种异质性疾病。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喘息性疾病。 2岁以下、多数6个月以内) 支气管哮喘仍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喘息性疾病。我国0~14岁儿童哮喘发病率:1990年0.11%~2.03%;平均约1.0% 2000年上升至0.25%~4.63%。平均1.98% 2010年? 哮喘定义: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炎性细胞(嗜酸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气道结构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上皮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易感个体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刺激因素时,发生广泛多变的可逆行气流受限;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胸闷、气促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儿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二.儿童喘息性疾病的病因 1.过敏:仍是哮喘的最主要病因;各种过敏原刺激引起气道慢性过敏性炎症。 室内过敏原:螨虫、真菌、蟑螂、居家装修、宠物、玩具等; 室外过敏原:各种花粉、大气污染; 食物过敏:海鲜、牛奶、、鸡蛋、水果等。 2.病毒感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最常见,占引起喘息性疾病病毒的78.2%;其他还有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新发现一种人类偏肺病毒(hMPV)也可引起喘息,与RSV有类似特点,是一种单链RNA病毒;Coxa V. B可引起急性哮吼性气管支气管炎;轮状病毒感染也可以引起喘息。 3.胞内菌感染:也是引起喘息的常见病因。 CP感染——小婴儿、老年人喘息 MP感染——学龄前、学龄儿喘息;MP感染还可引起痉咳,称类百日咳样综合征。 4.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功能低下是婴幼儿期暂时性喘息的主要原因。合并感染时更易喘息。 5.其他:先天性喉喘鸣、支气管异物、胃食道反流也可引起喘息。 三.儿童喘息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1.哮喘是Th2细胞为主导的免疫反应,是以肥大细胞和嗜酸细胞参与为主的气道慢性过敏性炎症。 过敏原刺激---细胞及炎性介质参与---气道高反应(AHR)持续增高---再遇刺激因素 ---小气道平滑肌收缩引起广泛气道狭窄---哮喘发作。 2.病毒感染相关性喘息是以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病变部位主要在细支气管,此部位气道平滑肌发育差,气道平滑肌收缩不是引起喘息的主要原因。 病毒感染---小气道、细支气管炎性细胞浸润、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黏液分泌增多、管璧水肿---气管内径变窄---喘息;同时Th2反应占优势或Th2细胞分泌增强---引起暂时性气道高反应(AHR) 病毒感染导致气道高反应 AHR 的时间:一次急性RSV感染----AHR约6~8周。 胞内菌感染----AHR8周~3个月甚至半年。 四.儿童喘息性疾病的各种表型 美国Martinez教授领导的一个儿童呼吸疾病课题组 CRS 从80年代开始对1200例小儿进行了长达23年的前展性研究,是对儿童哮喘及喘息性疾病具有里程碑性意义,对儿童喘息表型的描述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我国必威体育精装版版儿童哮喘防治指南 2008年版 已采用。 1.婴幼儿暂时性喘息(也称早期一过性喘息)主要是因为这些孩子出生时气道发育不良、肺功能低下所致。多见于早产儿,母亲怀孕时吸烟者。表现为3岁前有过1次以上的喘息,到3岁以后就无喘息。因喘息主要是由环境因素导致的支气管肺发育延迟所致,随年龄成长3岁内肺发育逐渐成熟,喘息也逐渐消失。 2.病毒感染相关性喘息(非过敏性持续性喘息)发病主要与患儿早期的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有关,特别是RSV病毒感染。表现为病毒感染后反复喘息,患儿本人无过敏症,也无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喘息症状可持续至学龄期。2岁以下小儿喘息发作通常与RSV感染有关,2岁以上儿童多与其他病毒感染有关。早期的RSV感染可引起日后的过敏,部分患儿发展为哮喘。 3.过敏性喘息(迟发性喘息/哮喘)表现为反复咳喘发作,在夜间或晨起明显,一般有特应征背景(个人过敏性疾病和/或父母有哮喘病史),往往伴有湿疹,哮喘症状常迁延持续至青春期。其本质是气道的过敏性炎症。 目前认为,喘息发作的频度并不能作为喘息类型诊断的必要条件,哮喘有首次发作,毛细支气管炎也可以有多次发作。 80%以上的哮喘患儿起始于3岁以前,如何在学龄前喘息患儿中有效地识别出哮喘很困难。喘息儿童如具有以下特点时高度提示哮喘诊断:1)多于每月一次的频繁发作性喘息;2)活动诱发的咳嗽或喘息;3)非病毒感染导致的间歇性夜间咳嗽;4)喘息症状持续至3岁以后。 哮喘预测指数(用于预测3岁以内喘息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