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小麦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濉溪县小麦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doc

濉溪县小麦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摘要 通过对当前濉溪县小麦生产情况的调查和分析,认为濉溪县小麦生产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限制濉溪县小麦增产的制约因素中病害为主要因素,特别是近年来呈加重发生的小麦全蚀病、赤霉病、锈病,危害较大。对上述3种病害的发生与防治进行分析,以期为濉溪县小麦生产再创新高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小麦病害;发生;防治;安徽濉溪   中图分类号 S435.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5-0134-02   Occurrence and Prevention of Wheat Main Diseases in Suixi County   NIU Xiao-feng   (Tiefo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tegrated Service Station of Suixi County in Anhui Province,Suixi Anhui 235100)   Abstract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wheat production situation in Suixi County,wheat production in Suixi County has a larger development space,but the main factors restricting wheat production in Suixi County are the factors of disease,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the harm of increase occurrence of wheat take-all,gibberellic disease,rust disease is bigger.The occurrence and prevention of the above three kinds of diseases were analyzed,so as to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Suixi County wheat production hit a record high.   Key words wheat diseases;occurrence;prevention;Suixi Anhui   濉溪县位于淮北平原腹地,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小麦常年种植面积在12万hm2左右。该县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小麦商品粮生产基地后,极为重视小麦的生产和发展,积极参加农业部和安徽省开展的各项小麦增产活动,一直是农业部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项目区,安徽省小麦良种补贴项目示范县、安徽省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示范县,小麦生产水平一直位居农业部和全省前列。就当前濉溪县小麦生产情况,笔者作为一名农业战线上的基层技术人员,对小麦3种病害的发生与防治进行分析,为今后濉溪县小麦生产再创高产提供技术支撑。   1 小麦全蚀病   1.1 危害   小麦感染该病后,分蘖数会相对减少,成穗不足,千粒重也会下降,严重影响小麦产量,该病发生的越早减产的幅度越大。该病如果在拔节前发生,减产的幅度较大,约为50%;若在灌浆期发病,一般造成减产约20%。如不及时防治,全蚀病发展蔓延较快,从零星发病到成片死亡约3年左右时间,   1.2 病症特征   小麦全蚀病的危害部位为小麦茎基部和根部,从而引起地上部的各种症状。发病轻的地块在灌浆期零星有几株病株成簇早枯白穗,发病严重的地块在拔节后麦田呈现高低不平的现象,病发中心的植株矮、黄、稀。   1.3 发病原因   全蚀病以菌丝体在小麦残茬、夏玉米等夏季寄主的根部或混杂在土壤、麦糠、种子的病残组织上越夏。小麦播种后,菌丝体从麦苗种子根部侵入。在菌量较大的土壤中,在小麦越冬前,麦苗种子根即受害变黑。小麦返青后,菌丝繁殖加快,向上侵染分蘖节和茎基部。拔节后期至抽穗期,菌丝体蔓延侵害茎基部1~2节,致使病株死亡。连作、小麦与玉米一年两作多年连种、土壤肥力低、氮磷钾比例失调、缺磷地块以及冬小麦早播和大面积使用感病品种,都是加重病害发生的原因之一。   1.4 防治措施   1.4.1 农业防治。一是减少菌源。新发零星地块,机割小麦,留茬12 cm以下,秸秆打捆带出田外。病地籽粒不留种。二是定期轮作倒茬。病地要求每2~3年定期停播1季小麦,改种蔬菜、春玉米等非寄主作物[1-2]。或在小麦收获后复种夏花生、夏大豆、高粱、秋菜等非寄主作物。在有条件的地方实现水旱轮作,防病效果更加明显。同时在轮作的同时注意加强地力培肥,严禁施入病肥。   1.4.2 药剂防治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