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传染性疾病课件.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健康指导    1. 餐具单独使用,用后煮沸消毒,玩具及用物定期在阳光下暴晒直到隔离期结束。 2. 指导家长注意饮食卫生,如不喝生水,不吃变质、不洁食品等。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3.夏秋季细菌性痢疾流行前(3~6月最佳),可给儿童口服含福氏和宋内志贺菌“依链”株的FS双价活疫苗,每人每年全程服用3次,每次间隔5~7天。5岁以下儿童第1、2次每次1粒,第3次2粒;6岁以上儿童每次服用2粒,宜在空腹或半空腹时服用,提高免疫力。 (2)在上颌第二磨牙旁的颊黏膜处,可见红肿的腮腺导管口。 并发症:脑膜脑炎、睾丸炎、急性胰腺炎等。 (三)心理-社会状况 患儿 家长 社会 由于疼痛明显、进食困难、外表形象的改变及担心学习成绩落后等,导致患儿烦躁、焦虑、抑郁等心理变化。 因为孩子患病家长表现焦急,积极寻求治疗方法。评估家长对疾病的认识程度。 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完善,能为患儿缓解压力,增强信心。评估老师及同学对本病的认识程度。 1.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 病程早期约90%患儿血清和尿液淀粉酶增高,其增高程度与腮腺肿大的程度成正向关系。 (四)辅助检查 2.血清学检查 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增高。 3.病毒分离 患儿唾液、脑脊液、血液及尿液中可分离出病毒。 主要为对症处理和支持治疗。 1.头痛和腮腺胀痛可应用镇痛药。睾丸胀痛可用棉花垫和丁字带托起。 (五)治疗要点 2.对重症或并发脑膜脑炎、心肌炎者,可用地塞米松每日5~10mg,静脉滴注5~7天。 3.发病早期可用利巴韦林每日15mg/kg,静脉滴注,疗程5~7天。 (一)预防感染的传播 呼吸道隔离至腮腺肿大消退后3天。对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流行期间应加强托幼机构的晨检。居室应空气新鲜。 【护理措施】 (二)减轻疼痛 1.饮食护理 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忌酸、辣、干、硬食物,以免唾液分泌及咀嚼使疼痛加剧。 2.减轻腮腺肿痛 局部冷敷,以减轻炎症充血及疼痛,亦可用中药如青黛散调醋局部湿敷。 3.保持口腔清洁 常用温盐水漱口,多饮水,以减少口腔内残余食物,防止继发感染。 (三)病情观察 1.腮腺肿大后1周左右,患儿表现为持续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颈强直、嗜睡、烦躁或惊厥,可能发生了脑膜炎。应密切观察,及时发现,予以相应治疗及护理。 2.患儿如出现睾丸肿大、触痛,有无睾丸鞘膜积液和阴囊水肿,提示发生了睾丸炎.可用丁字带托起阴囊消肿或局部冰袋冷敷止痛,或遵医嘱采用药物治疗。    3.腮腺肿胀数日后,如出现中上腹剧痛,有压痛和肌紧张,伴发热、寒战、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提示可能发生了胰腺炎。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并及时报告医生。 (四)健康指导 1.无并发症的患儿一般在家中隔离治疗,指导家长隔离患儿至腮腺肿大消退后3天。注意观察病情,如出现剧烈呕吐、头痛,男性患儿睾丸肿大等,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2.对腮腺肿痛的患儿,采取局部冷敷,也可用中药如青黛散调醋局部湿敷。饮食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忌酸、辣、干、硬食物,以免疼痛加剧。 3.对8个月以上易感儿童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有效保护期可达10年。腮腺炎流行期间,避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返回 概念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临床特征 起病急骤,突发高热,反复惊厥、嗜睡,迅速发生休克、昏迷。病死率高 。 第六节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3.病原 痢疾杆菌,属志贺菌属,为革兰阴性杆菌。痢疾杆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强,耐寒、耐湿,但不耐热和阳光,一般消毒剂均可将其灭活。 4.发病季节 好发于夏秋季。 5.流行病学 急性、慢性痢疾病人及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 传染源 传播 途径 其传播方式是通过消化道传播。 易感 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2~7岁平素体格健壮、营养状况好的小儿发病率高。 (一)健康史 询问本次发病前有无不洁饮食史、与腹泻患儿接触史,有无高热、惊厥的表现。了解患儿既往身体状况。 【临床表现】 (二)身体状况 潜伏期通常为1~2天,短者数小时,长至8天。 起病急骤,患儿突然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少数患儿体温不升,反复惊厥,迅速发生呼吸衰竭、休克或昏迷。 肠道症状往往在数小时或十余小时后出现,故常被误诊为其他热性疾病。 临床上按主要临床表现分为四型: 1.休克型(皮肤内脏微循环障碍型) 主要表现为感染性休克。 2.脑型(脑微循环障碍型) 以颅内压增高、脑水肿、脑疝和呼吸衰竭为主要表现。 3.肺型( 肺微循环障碍型) 主要表现为呼吸窘迫综合征。 4.混合型 同时具有以上两型或三型的征象,病情最为严重。 (三)心理-社会状况 患儿 家长 社会 本病来势凶险,往往在其病48小时内迅速恶化,患儿持续昏迷、频繁惊厥。 由于病情严重,家庭

文档评论(0)

lifang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