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结构化学论述.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构化学的研究范围 ? 原子、分子和晶体的微观结构 结构化学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 量子力学基础 微观物体运动遵循的规律--量子力学,被称为是20世纪三大科学发现(相对论、量子力学、DNA双螺旋结构)之一。100多年前量子概念的诞生、随后的发展及其产生的革命性巨变,是一场激动人心又发人深省的史话。 1687年,Newton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伦敦出版,确立了牛顿力学。在以后的年代里, Lagrange创立分析力学; Ampere、Weber、Maxwell等人创立电动力学;Boltzmann、Gibbs等人创立统计力学……. 到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大厦基本建成,它在一系列问题上取得了令人目眩的辉煌成就。 ☆ 经典物理学遇到了难题 上述理论可解释当时常见物理现象,但也发现了解释不了的新现象。 1900年,普朗克(Planck)为克服这一困难,摒弃了经典物理学中的能量连续概念,假定黑体中的原子或分子辐射能量时作简谐振动,它只能发射或吸收频率为?,数值为? = h? 的整数倍的电磁能,即振动频率为v的振子,发射的能量只能是0h, 1h, 2h, ……, nh (n为整数) (式中h称为普朗克常数,Planck’s constant,h=6.626×10-34 J?s)。也就是说,黑体辐射是量子化的,一种振动方式只能一份一份的能量激发,其数值是不连续的,每一份最小能量称为量子。 能量量子化公式: 二.光电效应与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电效应:光照射在金属表面,使金属发射出电子的现象。 如果按经典物理学,光的频率只与光的颜色有关,与光能量无关。而光能量只与光强度有关,只要光的强度足够大,就可产生光电流。但光电效应中发射的电子则与临阈频率?o 有关,这表明光电效应不是通过能量的连续积累而产生的。与经典物理学的结论有矛盾。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Einstein)应用、推广了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提出了光子学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 ① 当 h? W0 (h?o) 时,光子没有足够的能量使电子克服电子的束缚能而成为自由电子,则不发生光电效应; 电子绕原子核运动,像太阳系中的行星运动一样。试图通过牛顿力学来解决电子与原子核两种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得到电子运动轨道的图象。 行星模型的失败在于:按经典物理学,一个绕核急速旋转的电子,必定要连续不断地发射辐射能,直到电子落入原子核,使原子失去原有特性,但事实上不存在这种情形,电子不出现“塌陷”问题。 事实上告诉人们,牛顿力学不适用于原子中的电子,而应由其他物理规律来支配,即量子力学才能正确的描述电子的行为。 (1)牛顿的微粒说:光源是微粒源,不同种类的微粒有不同的颜色,白光则是各种不同微粒的混合物。微粒性表现有:光的透射、反射和折射。 量子化概念的提出和引入,使得对光的本性认识有很大的飞跃。通过长期争论,加上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现在可以认为光表现出波粒二象性。光在一些场合的行为像粒子,在另一些场合的行为像波。 ① 粒子在空间可定域,而波无法定域且充满整个空间。 ② 光子能量是量子化,而波动(传播)则是连续的。 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内在联系可由如下两个公式反映出来: 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de Br?glie)提出了实物微粒(静止质量不等于零的微粒,如电子、中子、质子、原子和分子等实物微粒) 也有波动性的假设。与其相适应的波长为: (1)用较强的电子流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电子衍射照片; (2)若用很弱的电子流,让电子先后一个一个的到达底片,只要时间足够长,也能得到同样的衍射结果。 (3)单个电子有粒子性,到达底片得不到衍射图象,当电子数目足够多时,底片就显示出衍射图象。所以,电子的波性是其行为统计性的结果。 (1)对大量微粒来说,衍射强度(即波的强度)大的地方,粒子出现的数目多,衍射强度小的地方,粒子出现的数目就少。 (2)对单个粒子而言,到达底片的位置不能准确预测。但如用相同速度的粒子,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多次相同的实验,也会出现衍射强度大的地方出现机会多,衍射强度小的地方出现的机会少的现象。 可见,微粒波性是和其行为的统计性相联系。 由此可见,实物微粒波(物质波)与机械波(水波、声波)和电磁波等不同,没有直接的物理意义,实物微粒波的强度只是反映粒子出现几率的大小,称之为“几率波”。 1)物质的宏观与微观界限在哪里? 2)哪些物体属于微观粒子? 3)微观物体的运动规律如何描述? 注: “〇 ”= △x “?” = △px 测不准关系可用来判断运动物体是宏观

文档评论(0)

富贵礼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