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县边连坪煤矿地质灾害调查报告解读.doc

巴东县边连坪煤矿地质灾害调查报告解读.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巴东县江北集团公司边连坪煤矿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编制:巴东县江北煤炭集团公司技术部 二○一三年八月 第一章 调查工作概述 一、矿井概况与矿区范围 1、矿井概况 巴东县边连坪煤矿位于巴东县官渡口镇边连坪村,隶属边连坪村管辖。矿井始建设于1985年,为村办矿井,至2004年因管理不善而自行停产,后经官渡口镇政府公开招标拍卖后成立了边连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取得了采矿权证,矿主对矿井进行了“一改三”的改造,未投产接着又进行了“三改九”的项目申请,并取得了合法的建设资格,批准的建设工期至2013年12月10日,目前矿井仍处在技改建设中。 2、矿区范围 根据恩施州巴东县边连坪煤矿采矿许可证确认,矿区面积为0.8407km2,开采深度为1000m-450m,采矿许可证编制号为:C4200002009051120014524,矿区由6个拐点坐标圈定: 点号 X Y 备注 1 3442541.0733 西安80坐标系 2 3442296.0733 3 3441736.0633 4 3441341.0632 5 3441266.0532 6 3442181.0632 二、气象水文 矿区属亚热带气候区,平均气温高,空气湿润,降水充沛,少冰雪严寒的特点.年平均气温为17℃,7-8月日平均气温35.5℃,最高气温41.4℃,1-2月平均气温为3.8℃,最低气温-9.4℃。年平均降雨量1098.21mm。相对湿度66-81%。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最大风速24m/s。 区内主要水系为汪家河,其余均为季节性溪沟,因地形陡峭,溪沟具有汇流快,排泄也快的特点,仅在矿区北西和南西方向分布,均汇入汪家河,汪家河海拔标高为152m,为当地侵蚀基准面。 三、地形地貌 矿区地处长江三峡库区北岸鄂渝山区,山势走向为北北东~北东向,地势总体为东高西低,汪家河支流位于高山峻岭之中,两岸山体高耸雄伟,多为悬崖峭壁。区内最低高程为152m,最高高程为1661.2m,相对高差1500m。 区内碳酸盐广泛分布,岩溶地貌特征明显,并呈层状地貌形态。 四、地层岩性 区内出露地层由东向西为三叠系下统大冶组、二叠系上统大窿组、下窑组、龙潭组及下统孤峰组和茅口组,第四系地层零星出露,岩性特征分述如下: 1、第四系(Q) 厚0-10m 灰黄、土黄、褐黑色亚粘土、亚砂土夹灰岩、硅质岩碎石及矿碴堆积组成。残坡积成因,表层为植物生长层,主要分布在矿区北部边连坪等地,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2、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2d) ①三叠系下统大冶组灰岩段(T2d2) 厚>100m 深灰色薄-中厚层状灰岩、砾状灰岩、夹钙质泥岩,呈缝合线构造。 ②三叠系下统大冶组泥质灰岩与钙质泥岩段(T2d1) 厚46.5m-67.6m 灰色薄层泥灰岩与灰绿色钙质泥岩互层,下部钙质泥岩夹含碳泥岩条带及灰岩透镜体。 ③二叠系上统大窿组(T2d) 厚13.25-15.1m 深灰色、灰黑色薄-中厚层状含碳硅质岩与含碳钙质泥岩互层,偶夹含炭灰岩透镜体。 ④二叠系上统下窑组(P2x) 厚135.20-144.60m 上部浅灰色厚层~块状含燧石结核灰岩、燧石结核呈团疙瘩状不规则分部;中部深灰色薄~中厚层灰岩与燧石条带互层;下部灰~黑灰色中~厚层状含硅质灰岩,硅质云岩,偶见燧石结核;底部黑灰色中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 ⑤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 厚8.98-11.1m 由含碳质泥岩、含硅质结核炭质泥岩、煤层、泥岩,鲕状泥岩,细砂岩组成。 ⑥二叠系下统孤峰组(P1g) 厚40.4-55.1m 上部灰黑色含碳钙质云质泥岩,下部灰黑色、黑色含碳硅质岩夹碳质泥岩。 ⑦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 厚>100m 浅灰色厚层~块状灰岩,含少量燧石结核。 五、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矿区地质构造位于边连坪背斜东南翼近轴部转折部位,背斜两翼较对称,南东翼地层较陡,倾角30°-56°,其倾向从下向上185°-124°,近中部地段为150°-170°,呈NE-SW走向。层间揉皱较发育,并见有较大的层间裂隙出现,多见于二叠系上统下窑组厚层状灰岩层中,在齐家梁子以西悬崖地段见一层间裂隙长大于50m,宽30-10cm不等。此外在齐家梁子小水沟发育一断裂,断裂面倾向南东,走向50-60度,从齐家梁子由北东向南西斜插入汪家河,断裂南东盘有二叠系上统下窑组厚层状灰岩部分重复出现,断裂带宽约1-3m,见有棱角状灰岩组成的角砾岩。推测为一顺层发育层间张性裂隙崩塌而成,对下伏煤层没有影响。 综上所述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