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低层次需求中,性是犯罪的一个根源,高层次的需求中,大部分都会联系到犯罪。比如“地位、名誉、财产”等人类的欲望。 在我们的时代,渴求发财和力图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欲望正在产生着犯罪,这种犯罪的结果比由于贫困而产生的犯罪严重得多。——每个费城大学教授巴伦斯 三、运用心理防卫机制来解释犯罪人的心理挫折与犯罪(精神分析及新精神分析) (一)冲突 ①“接近——接近”型(即“双趋冲突”,只能择其一) ? ?指个体在遇到或存在两个都具有吸引力的目标时只能选择其一而感到困惑的动机斗争状态。 就犯罪人而言,其双趋冲突主要有良知冲突(不甘心堕落、怜悯心与不愿放弃满足私欲的机会)和利益冲突(犯罪过程中不能同时满足性欲和利欲) ②“回避—回避”型(即“双避冲突”,必须择其一) 指个体对两个都不愿接受、竭力回避的目标,必须选择其一而感到困惑的动机斗争状态。就犯罪人而言,其“双避冲突”主要有实施犯罪时的“双避冲突”(窃时被发现,要么束手就擒,要么杀人灭口)和犯罪后的“双避冲突”(在遭通缉后既不想被严惩又不想自动归案,投案自首)。 ③“接近——回避”型(即“趋避冲突”) 指同一目标同时对个体具有正负两种吸引力,即要达到有正吸引力的目标。必须通过有负吸引力的领域,使之同时既想趋近又想躲避的动机斗争状态,就犯罪而言,作案既具不劳而获取不义之财的快乐又具被捕受惩的风险或有违自己良心的痛苦。 面对冲突的局面,有人后退,回避冲突;有人选择不合理的或攻击的方法即陷入犯罪;还有人因本人陷入强烈的痛苦状态,甚至造成不安、恐怖、悲惨的结果。 (二)挫折 1.含义 机体根据某种需要发生有目标的行动时,由于内在的、外部的障碍,需求的满足受到妨碍的状态。 2.挫折容易联系上犯罪,是攻击反应 弗洛伊德认为,攻击有三种情况 第一,指向外部的惩罚,把愤怒指向别人(身体的、语言的) 第二,指向内部的惩罚即惩罚自己 第三,不做惩罚性反应,将他最小化或完全忽略。 米勒及其他研究者假定: 任何挫折必然导致攻击行为。攻击是挫折后最原始、最简单的反应。“侵犯永远是挫折后的一种后果”,“侵犯的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反之,挫折的存在也总是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 米勒假定考虑一下三方面的原理。 第一,侵犯强度与目的的受阻(受挫)强度呈正比例关系。受挫的强度越大,受挫驱力也越强,因而攻击和侵犯的强度也就越大。与受挫强度,受挫驱力强弱有关的因素包括:受挫是人为的还是情景的、当事人认为受挫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期望值的大小等。 第二,抑制侵犯的力量和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的强度呈正比例关系。挫折强度一定的情况下,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第三,疏通、发泄对减弱挫折驱力、攻击力有作用 米勒于1941年提出了修正观点:挫折也可以产生侵犯之外的其他后果,挫折并不一定引起侵犯。并且,侵犯与挫折的关系可以是先天的,也可以是后天的。 最后,他认为,在犯罪增加的情况下,要制定更严厉的法律,并严格加以执行。 ?攻击理论的意义: 1、有利于分析一些犯罪行为 2、有利于做好预防犯罪的工作 ? ?A、尽可能减少挫折的发生。社会为每一个成员提供公平发展的机会 ? ? ?与条件;培养每个社会成员正确对待人生目标,有合理的期望值 ? ?B、培养容忍力 ? ?C、培养应对挫折的能力与正确思路 (三)防御机制 为了消除由心理性冲突、挫折、不安所引起的紧张,以求得原来的的平衡时,在无疑是领域里,防御机制就形成了。 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是引起个人行为中的紧张状态的力量,是促使一个人去减少这种紧张状态的动力。人的自我可以建立起许多抵抗性的防御,如自居作用的机制,升华机制等等 犯罪是一种保护精神平衡或作为一种努力纠正已经被破坏的精神平衡而实施的行为。 实验结果:斥责对优秀儿童能产生较强烈的影响,对劣等儿童、有退缩倾向的儿童和后进儿童赞扬比斥责更有效果结论:多数违法儿童,他们总是缺乏受赞扬机会而总是受无益的惩罚与斥责。 2.泛化原则 “西尔士”实验:西尔士1951年以幼儿园的孩子为实验对象。得出的结论即儿童在家里对母亲产生的攻击行动是与受处罚的恐惧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联系可以泛化到家庭以外的场所。在幼儿园里儿童对类似母亲的刺激——对教师攻击的同时,也惧怕受教师的处罚。 推测:如此产生的攻击倾向和害怕倾向,随着儿童的进一步的成长,是否会在更广泛的环境中进一步的泛化到与别人的关系上? 艾森克的“良心”形成理论 艾森克依据巴浦洛夫的古典条件反射学说,认为“良心”的培养是通过从小形成的条件反射;“社会化”即所谓“朝正确方向的条件反射”的形成乃是向社会性规范学习,是对道德性和社会性行动的条件反射,没有完成这个过程的人就容易成为一个犯罪者。 艾森克认为外向型形成良知较内向型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储能项目划分(3).docx VIP
- DENON天龙AV接收机AVR-X2200W产品说明书.pdf VIP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pdf VIP
- 装配电工简历模板.docx
- (26页PPT)新型绿色低碳智慧社区.pptx VIP
- (高清版)DB32∕T 4867-2024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生态成效监测评估技术导则.pdf VIP
- 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常考模型汇总【十大模型】.docx
- 第二单元混合运算第6课时解决问题(3) 教案 2025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
- 人教版川教版 二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表格式教案.pdf VIP
- 连续梁施工培训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