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衡水历史上的名门望族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衡水地域文化讲座 主讲人:王长征 公共选修课程 第五讲 衡水历史上的名门望族 名门望族:指高贵的、地位显赫的家族。 这些家族重视对后代言传身教,故能长盛不衰,成就数百年的辉煌。 家、家族、书香门第 名门望族 孔子家族 孔子家族 《曾国藩家书》现在近1500封,记录了曾国藩从道光30年到同治10年前后30多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其内容极为广泛,包括教子、持家、交友、修身、用人、处世、理财、治学、治军、为政等各方面。这些家书于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充满了人文关怀,是一部真实而生动的生活宝鉴,也成为中华传世家教之经典,流传海内外。后世知书达理之家,大多藏有曾氏家书家训,以便教育子孙奋进而有所作为。 李鸿章家族 清末有个说法:“清代中兴功臣中最富者,惟合肥李姓为最,兄弟六人,合六房之富,几可敌国。” 胡雪岩家族 胡雪岩,安徽绩溪人,在杭州创办胡庆余堂国药号,资金达白银三千万两,田地万亩。胡雪岩助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有功,慈禧赏胡一品红顶戴,从而有了“红顶商人”的雅号。 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 乔致庸家族 山西祁县乔氏家族,是晋商的杰出代表。从清代乾隆初年创业,经过几代人的锐意进取,留下了一段“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佳话。其商号延伸至平、津、东北,直到长江流域。乔家开办的票号,是近现代中国最著名金融机构之一,财产最多时高达数千万元。 一、景县封氏 封氏是我国南北朝时期颇具影响的家族。打开东、西晋南北朝至唐代的历史,封氏的历史人物比比皆是。有的出将入相,官位显赫;有的称王道孤,雄据一方。这个阶段是历史上景县人气最旺的时期。 衡水历史上的名门望族 景县封氏是南北朝时期北方名门望族之一,极盛时期在北魏,上至后汉、魏晋,下到隋、唐。据现存史籍记载,有官位者就有六七十人之多。 一、景县封氏 衡水历史上的名门望族 出现这种情况是与那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分不开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士族门阀制度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门阀制度是按门第高下、血缘选拔任用官吏。一个人只要具有士家大族的血缘,不论其当时有无官职,都可以保持原来的门第等级,享受其应有的特权。 《魏书?封懿传》记载了封氏的世系:“封懿,渤海条(今景县)人也。其父是前燕的吏部尚书,其兄是南燕国太尉。封懿在后燕时,位进中书令、民部尚书。到北魏时,官拜给事黄门侍郎(为侍从皇帝左右之官,传达诏命 )。由于封氏具有所谓高贵的血统和门第,自封懿始,其子孙在北魏世代为官,且官位显赫。 封氏墓群,又名封家坟,俗称“十八乱冢”。现墓群保存有封土的尚有15座,最大者高约7米,墓群占地面积2000余亩。 封魔奴墓志铭 封魔奴墓志于1448年封氏墓群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馆藏。它是封氏墓群中年代最早的墓志,对研究北朝历史,特别是渤海封氏家族的兴衰,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封氏墓群位置 封氏墓群所出文物,是北魏、北齐时期珍贵实物资料,它对研究当时的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封氏墓群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陵” 地名的由来 景县高氏,曾是北方的名门望族之一,在史书记载中,景县高氏,上起于后汉,下至隋、唐,有官位的就有一百三、四十人之多。 北魏至北齐时期,高氏不仅是个望族,而且成了皇族。高欢及其子高澄、高洋等人,从北魏做官到最后起兵灭魏建齐,名震一时。 二、景县的高氏 577年被北周所灭 550年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北齐,建都邺。 北 齐 的 版 图 高氏墓群位置 高氏墓群,位于景县城南约十五公里。 高氏墓群,当地群众称之为“高氏祖坟”或“皇姑陵”,现存有封土墓10座,总面积约37万平方米,分为四个保护区。该墓群相传原有墓冢近百座,历经沧桑,封土流失,多数泯没。 高氏墓群分布图 高氏墓群出土陶镇墓兽 高氏墓群出土东魏陶罐 隋代开始,实行科举制度,打开了寒门学子的为官之路,对门阀制度给以极大的冲击,景县高、封二氏也逐步从显赫的顶峰滑落下来。 二、博陵崔氏 博陵,就是现在的安平县,历史上这里有着一个历经千年不衰的名门望族——博陵崔氏。 博陵崔氏家族自汉至宋,先后出了二十多位宰相,将军、侍郎以上官员上百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不可胜数。现在安平境内仍遗有崔氏家族的庞大墓群。 崔姓源于姜姓,西周时期,齐国的开国君主姜尚嫡孙季子因食采地在崔邑(今山东章丘县),其后代以邑名为姓氏,这就是崔氏的由来。 到了汉朝,季子的后裔在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与山东武城县一带)定居下来。其中的一支又另居于博陵安平,史称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 清河崔氏 博陵崔氏 崔氏家族人才辈出,东汉文学家崔骃、书法家崔瑗、政论家崔寔,均是博陵安平人。 博陵崔氏最显赫的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