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湄窖风格
PAGE \* MERGEFORMAT 11
贵州湄窖风格特征研究(Ⅰ)
唐小波?唐小波(1968-),男,工程师,湄窖酒业公司生产技术中心经理,长期从事白酒工艺研究和技术研发。
Email:317058779@.
1,陈丽萍1,晏兴龙1,谌永前2,付立业2
(1贵州湄窖酒业有限公司,贵州,湄潭,564100
2贵州省轻工业科学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7)
摘要:1.高效功能菌株的分离选育鉴定及生理生化性能分析;
关键词:湄窖风格 菌株分离 复合培养
贵州湄窖酒业有限公司从2009年起参加了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贵州白酒(非酱香型)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集成与应用》,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贵州湄窖风格特征》进行了研究:
贵州湄窖新、老窖泥及酒醅中微生物的大致构成和高效功能菌株的分离选育鉴定及生理生化性能分析;
贵州湄窖酒业有限公司位于有“云贵小江南”之称的湄潭县,地处紧临风景美丽的湄江河畔的绿色工业园区内,由于湄江河弯如秀眉,酒以湄江水作引而雅号“湄窖”。
生态湄潭拥有两大酿酒环境优势:
一、独有的地域环境优势:湄潭地处北纬北纬28°,这一神秘的酿造天然好酒的地理带,拥有世界公认最适宜酿酒微生物富集繁衍的生态环境。
二、独有的四重生态圈:大生态圈(黔北地区)、亚生态圈(生态模范县――湄潭县)、核心生态圈(湄江河湿地走廊)和微生态圈(超高绿化覆盖率的湄窖生态酿酒工业园)的护佑下,酿酒微生态环境优势突出,具有酿造高品质白酒不可复制的区域环境优势。
通过前期资料的收集和调研,试验,们从湄窖公司不同窖龄窖池、糟醅、和大曲中筛选出酵母、霉菌、己酸功能菌等有益微生物,运用分子生物学与传统微生物培养技术研究方法有效结合,研究了生产体系中微生态因子构成变化、相互关系的微生态信息。
1.酵母的分离
1.1.分离方法
1.1.1.富集培养
取9支无菌小试管,分别装10mL麦芽汁,0.1 Mpa灭菌20 min,取出,每支加入0.5%的乳酸,即:10×0.5%=0.05mL,混合均匀。三支为一组,分别加入大曲粉、酒醅、窖泥少许。25℃培养24h,取上述培养物1mL,转接于另一支无菌的麦芽汁乳酸试管中,再次培养,经3~4次转接、培养后,即可进行平板分离。1.2.1.平板分离
取上述最后一代酵母增殖液1mL,用无菌水稀释至10-1、10-2、10-3 。再取三个不同稀释度的酵母液各0.1mL,分别加至无菌的链霉素麦芽汁琼脂平板上,用无菌涂布棒涂布均匀(每个稀释度做三个平行)。25℃培养48h。在平板上挑取典型菌落转接于麦芽汁琼脂斜面培养基上,保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多次平板分离,直至分离出纯种产酯酵母)。
1.2.分离实验结果
第一类:乳白色、丰厚、软泥、无光泽、球状、表面光滑、有酵母特有香味,共八株。
第二类:乳白色、丰厚、软泥、湿润有光泽、球状、表面光滑、有酵母特有香味,共四株。
第三类:乳白色、无光泽、有不规则褶皱、菌丝放射状、毛状边缘、菌落圆形、不软泥、不易挑起、有酵母特有香味,共两株。
第四类:乳白色、不发光、表面不规则褶皱、中心突起似水泡、软泥,有酵母特有香味,四株。
1.3.发酵能力试验
发酵工业上的酵母菌,有的发酵,有的产膜,根据培养特征,可以初步判别酵母菌株是发酵型的还是产膜型的。一般来说,产膜型酵母的发酵能力不会很强,观察时可以根据培养液产生气泡的程度,产膜的多少来衡量,气泡多的表明发酵能力较强。
于无菌条件下接一环菌种于麦芽汁液体试管中,28℃下恒温培养3天,观察每株菌株产生气泡或者膜的多少来初步判定菌种的发酵能力及产膜能力。
根据培养特征的(液体试管),将初步认定有发酵能力的菌种,于无菌条件下接一环于盛有150 mL9。Be豆芽汁葡萄糖的三角瓶中,立即塞上发酵栓并加入40%的硫酸(以封住口为宜),瓶口用石蜡密封,对号贴上标签,立即在天平上称重后,于28 ℃下恒温培养发酵,并做好记录,以后每隔24h称重一次,当发酵液的重量不再降低(表明发酵完毕),计算出减轻的量(即放出CO2的量),结果见下表:
注:为了鉴别湄窖生产中酵母菌发酵力的大小,选择我所菌种库中保藏的发酵力强的214号酵母菌作对比试验。
失 天
重量 数
菌号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7天第8天总减重2141.521.10.70.40.30.10.104.222-11.60.50.30.30.20.20.203.33-11.50.80.40.40.20.2003.53-31.60.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