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哈师大附中三校一模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14.A 15.B 16.D 17.B 18.B 19.ABD 20.AD 21ABD
22.(1) A(1分);E(1分);
(2)连线如图所示(2分,有连错的不得分)。
23. (1)(2分)间距相等(或均匀)
(2)(3分)D (3)(3分)BD (4)(3分)
24. 解:(1)假设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动能定理,小物块在力F1作用过程中有:
(1)
N=mgcosθ (2)
f=μN (3)
(4)
小物块在力F2作用过程中有:
由题图可知:F1=15N,s1=6 m;F2=3 N,s2=6 m
由①②③式得:g= 6m/s2 (5)
(2) (6)
(7)
(8)
(9)
代入数据得 (10)
(1) 、(4)、(6)式各2分,其余各式均1分
25解:(1)带电粒子由P点进入有界圆形磁场区域,S点出磁场区域,如图所示。当PS为所加圆形磁场区域的直径时,圆形磁场区域的面积最小。O1为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圆心、r1为其半径,圆O2为所施加圆形有界磁场的圆心,r2为其半径。
由qvB=m (2分)
得r1= (1分)
在三角形O1PQ中∠O1QP=,又O1Q⊥PS
所以∠O1PO2=
所以r2=r1cos= (2分)
所以最小区域磁场面积S=π= (1分)
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1分)
(2)把m=4.0×10-8kg、q=+4.0×10-3C、v=5.0×104m/s,B=1.0T代入r1=,
得带电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1=m=0.5m (2分)
因为MN=3r1,所以使带电粒子能沿QN方向到达N点,必须在M点进入磁场,S点出磁场,如图所示。所加有界磁场区域的半径为MO2,带电粒子圆周运动的半径为MO1。有几何关系∠MO1S=。 (2分)
==6.3×10-5s (2分)
带电粒子在磁场运动的时间为个周期,所以
t1=T==2.1×10-5s (2分)
出磁场后,O1N=L-MO1=1.5-0.5=1.0m,
在直角三角形O1SN中,因为∠O1NS=,
所以SN=O1Ncos=1.0×m=m。(1分)
所以t2==s=1.7×10-5s (2分)
所以总时间t=t1+t2=2.1×10-5+1.7×10-5=3.8×10-5s (1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ACE
(2).解:对A中气体: (2分)
得 (1分)
(1分)
设漏气后B中气体和漏出气体总长度为
(2分)
得 (1分)
此时B中气体长度为 (1分)
则此时B中气体质量与原有质量之比为
(1分)
(1分)
34. [物理——选修3-4]
(1)BDE
(2)解析:由图像可知,M点的位移大小为振幅的1/2,根据正弦函数关系可知
波长 (2分)
(1)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2分)
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2分)
(2)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t=1T s=4A=0.8m (2分)
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t=5T s=20A=4m (2分)
35.[物理——选修3-5](15分)
(1)BCE
(2)m0v0=(M+m+m0)v1 (2分)
v1=1m/s (1分)
m0v0=(m+m0)v2 (2分)
v2=10m/s (1分)
(m+m0)v22- (M+m+m0) v12=μmgL (3分)
L=6m (1分)
一模化学答案
78910111213ABCDBDD
26.Ⅰ(1)
(2分)
高温
(2)2Ga + 2NH32GaN + 3H2 (2分,条件不写扣1分)
(3)ACD (2分,少选得1分,有错误选项0分)
Ⅱ(4)ZnFe2O4 + 4H2SO4ZnSO4 + Fe2(SO4)3 + 4H2O (2分)
(5)Fe(OH)3胶粒具有吸附性 (2分)
(6)使Cu2+、Ni2+转化为Cu、Ni而除去(2分) (7)pH 3.3 (2分)
27.(1)e接a,b接f,g接d,c (2分,f和g调换也可以)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分)
除去H2中的H2O和HCl (2分,各1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