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生物专项复习——科技信息热点
高考生物科技信息热点:
一.人类健康与疾病
例如:癌症、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乙型肝炎、糖尿病、肥胖症、脂肪肝等、流感、禽流感、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简称EV71。1957年,新西兰首次爆发大规模疫情并报道。1958年,首次分离出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es)。1959年,有了手足口病(hand -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命名。肠道病毒一般是以数字命名的,排列顺序代表着其发现的先后次序。按顺序,这种病毒被命名为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简称EV71]
二.生物工程等科技技术
(一)细胞工程
组织培养
2、克隆:无性繁殖形成的动物后代,在繁殖优良家畜、抢救濒危动物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
3、试管婴儿:把精子和卵细胞进行体外受精,然后再进行胚胎移植,属于有性生殖。
4、干细胞 ①干细胞:未分化,有可能分化成不同类型的细胞。
②分类:全能干细胞:受精卵;胚胎干细胞(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分化潜能);多能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具有分化出多种细胞组织的潜能)
白血病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而引起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当前治疗白血病的首选方法是骨髓移植。
(二)基因工程
有利方面:①改变传统育种方法,缩短育种时间。可得到高产量、抗性强的新品种。②克服异源、远源杂交障碍。③生产有利于健康和抗病的食品。④利用转基因技术把高泌乳量基因、瘦肉型基因等外源基因导入动物精子、卵细胞或受精卵中,培育出符合人类意愿的动物。⑤利用转基因动物大量“生产”适用于移植手术的器官。
不利方面:①有些转基因食物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和过敏源,影响人体健康。②外来基因会以一种人们还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③大量的转基因生物进入自然界后很可能会与野生物种杂交,产生超级杂草等生物,造成基因污染。从而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④有些作物插入抗病虫基因、抗真菌的基因,可能对其它非目标生物起作用,从而杀死了环境中有益的昆虫和真菌。
(2)人类基因组计划(3)DNA检测(4)生物武器(5)生物燃料(6)生???制药
(三)发酵工程
(四)同位素标志
三.可持续发展
在满足当代人需要和发展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和发展的能力,实现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与环境保护。
(一)生态农业
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态体系。
优点: 减少化肥用量,降低农业投入;收获多种产品,增加经济效益;净化环境,降低人和家畜的发病率。
生态农业常见类型:
1、桑基鱼塘
人工建立的高产稳产的农业生态系统。做到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茧三丰收。
2、温室栽培
通过控制温室内的温度、光照、气体和水肥等因素,缩短生产周期,大幅度提高粮食、蔬菜和水果的产量和质量。
(二)生物防治
概念:利用生物有机体或其产物(无毒)控制害虫
优点:①减少环境污染 ②能有效控制害虫 ③降低成本
缺点:短期效果不如化学法
方法途径:①利用捕食关系引入天敌
②利用寄生关系加强病原微生物的利用(细菌、真菌、病毒杀虫剂)
③利用昆虫激素(性引诱剂)
④杀虫抗生素
(三)绿色食品
(四)粮食问题
农作物的增产增收措施:
1、选种(选取产量高、营养价值高、抗病虫害强、 生活周期短的优良品种)
常用方法: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太空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利用转基因技术让作物具有固氮作用,既可增产,又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2、对农作物生长周期的管理:
在保证水源,合理施肥的前提下,解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这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生理过程。
①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合理密植。
②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③加强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
④进行光合作用时适当提高温度(提高昼夜温差)。
⑤在植物生长的关键时期适当多施一些N、P、Mg等矿质元素,供蛋白质、ATP、叶绿素等物质的合成。
(五)湿地生态:
(六)环境污染:
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的破坏、生物富集作用(生物浓缩)、污水处理、赤潮(水华)
(七)生物入侵
指某物种从它的原产地,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如薇甘菊、水葫芦、福寿螺等的入侵)
1、入侵者成灾的原因:①入侵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繁殖力 ②环境条件适宜
③侵入种对环境适应性强 ④控制因素的丧失(缺少天敌)
2、危害: ①破坏入侵地物种的多样性,造成生态平衡的失调
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诺贝尔奖:
2002年发现了在器官发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