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7
《心理学》 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概述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动物及人的心理,以人的心理为主要研究对象。
3、心理现象的结构:
(1)心理过程:①认知过程——感知觉、思维、想象、记忆
②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③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①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
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4、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确定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揭示心理机制、揭示心理本质
5、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地开展学生异常的调试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6、心理学产生的两个重要历史渊源:
(1)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①法国17世纪唯理论(笛卡尔)
②英国17-18世纪经验论(洛克、霍布斯)
(2)实验生理学的影响
①亚里士多德——《论灵魂》——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②1879年,【德国】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
学的诞生。因此冯特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③心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
7、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
①主张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意识分为感觉、意象、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②主张采用实验内省法; ③强调心理学的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
(2)机能主义心理学——【美】詹姆士、杜威、安吉尔
①主张研究意识; ②认为意识是个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性的;
③强调对意识作用与功能的研究。
(3)行为主义心理学——【美】华生
①《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1920s-1950s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
②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 ③反对内省法,主张用实验法。
(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德】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①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强调心理的整体性;
②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5)精神分析心理学——【奥地利】弗洛伊德——重视动机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
(6)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1950s“第三势力”
①重视人格研究,认为人性本善; ②人有自我意志。
(7)现代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
①奈塞尔《认知心理学》(1967)为标志; ②【瑞士】皮亚杰——研究信息加工过程
认知过程
注意
1、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2、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3、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4、注意的起伏: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
5、注意的分类:
(1)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
物所发生的注意。
(2)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
所发生的注意。
(3)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
意志努力的注意。
6、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1)客观条件——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2)主观条件——人本身的状态。
7、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2)合理组织活动;
(3)对兴趣的依从性; (4)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8、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数目。
(2)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征。
(3)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4)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任务,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
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第二节 感觉和知觉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是感觉。
2、感受性: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3、感觉阈限:用于度量感受性的高低的值。
(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觉阈限低,反之,感受性低则
感觉阈限高。
(2)每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和两种感觉阈限。
4、绝对感受性:对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的感觉能力。
5、绝对感觉阈限: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
6、差别感受阈限:刚刚能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蔬菜园艺工》职业标准.doc
- 《蔬菜栽培学(下))》试题库.doc
- 《蜀道难》kejian1.ppt
- 《白居易诗四首》课件.ppt
- 《蜀道难》公开课.ppt
- 《数学模型》第6章.ppt
- 《百变团花》课件.ppt
- 《数学模型》第8章.ppt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4级期末考试复习题.doc
-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公开课课件.ppt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