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9
《病理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
1.课程定位
《病理学》为医学主干必修课程,它运用现代医学的科学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以及患病机体的形态、机能和代谢的改变,并探索其内在联系及结局,从而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防治及护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病理学》既与基础医学中的《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必须以它们的知识作为基础来认识疾病时的形态、机能和代谢的变化;并为《健康评估》、《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母婴及青少年护理学》等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为学生今后参加临床护理、防治工作及执业资格考试打下必要的基础。
2.课程设计
为了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尽力适应专业培养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胆地提出并实施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设想,在保证理论教学“必需、够用及实用”的前提下,淡化学科界限,使理论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专业后续课程需求。依据我校高职护理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要求,我们将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的知识内容有机整合,适当减少了一些与岗位需求关系不大的纯粹病理形态变化(特别是显微镜和电镜下的病变描述)的内容,适当增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临床案例分析,真正实现课程教学的改革从理论到实践的突破,符合专业的培养要求。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掌握本课程总论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病变特点;本课程各论中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常见病理过程。 ⑵ 熟悉本课程总论中各种基本病变的病因及转归;本课程各论中常见疾病的病因。
⑶ 了解各种病变及常见疾病的发生机制。
2.能力目标:
⑴ 能够运用本课程知识描述和分析常见疾病的病因及病变特点。
⑵ 能够运用本课程知识解释和判断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⑶ 能够将本课程知识运用于临床常见疾病的护理与防治之中。
3.素质目标
⑴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⑵ 培养学生具备积极、乐观的品格、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意识。
⑶ 尊重、关心和爱护病人,体现人文关怀,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标准
章节学习目标课程内容第1章
绪论1.知识目标
= 1 \* GB2 ⑴ 掌握《病理学》的概念。
⑵ 熟悉《病理学》内容和任务及在医学中的地位、研究与观察方法。
2.能力目标
能够认识到《病理学》的地位和作用及和本专业的联系。
3.素质目标
学习《病理学》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对立统一的方法认识疾病,用运动、发展的观点看待疾病,具体病变具体分析。1.理论教学内容
= 1 \* GB2 ⑴ 《病理学》及其任务。
⑵ 《病理学》的内容。
⑶ 《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 4 \* GB2 ⑷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 5 \* GB2 ⑸ 学习《病理学》的指导思想与方法。第2章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1.知识目标
= 1 \* GB2 ⑴ 掌握肥大、增生、萎缩、化生的概念,细胞水肿、脂肪沉积、玻璃样变性的常见病变部位,坏死的概念、类型、形态特点及转归,肉芽组织组成、功能。
⑵ 熟悉再生的概念及组织再生能力,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及类型。
⑶ 了解损伤的原因、机制及主要过程。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能够较熟练掌握本章内容中基本病变特点,能够分析这些病变的因果关系。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善于对常见疾病共性病变特点的临床思维,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及护患沟通水平,并应用于工作和学习中。1.理论教学内容
= 1 \* GB2 ⑴ 细胞、组织的适应:肥大,增生,萎缩,化生。
⑵ 细胞、组织的损伤:可逆性损伤,不可逆性损伤。
⑶ 损伤的修复:再生,纤维性修复,创伤愈合。
2.实践教学内容
= 1 \* GB2 ⑴ 大体标本观察。
⑵ 切片标本观察。
⑶ 多媒体演示。第3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知识目标
= 1 \* GB2 ⑴ 掌握血栓形成的定义、血栓形成的条件、血栓的形态、类型、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栓塞的定义、栓子运行途径,血栓栓塞形态特点、后果和对机体的影响,梗死的定义、类型,贫血性梗死(心、肾、脑、脾)和出血性梗死(肺、肠)的原因、形成条件。
⑵ 熟悉充血的定义、类型;动脉性充血的原因、形态和后果;静脉性充血的原因和后果。了解血栓形成的机理、形成过程;血栓与死后血凝块的区别。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能够较熟练掌握本章内容中基本病变特点,能够分析这些病变的因果关系。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善于对常见疾病共性病变特点的临床思维,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及护患沟通水平,并应用于工作和学习中。1.理论教学内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