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戊戌变法.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戊戌变法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教学要求: 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分析其特点; 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 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马关条约》的内容有哪些?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割三地:进一步破坏领土主权,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赔两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开四口: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允设厂:直接掠夺原料和劳动力,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材料一 据统计,19世纪末,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为120晚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的总额. 材料二 19世纪90年代初,天津武举李福明办有一家机器面粉厂,因不满官府衙门的勒索到官府讲理,结果被以”私设磨房””哄闹官署”等罪名治罪,他的机器磨房也因此被迫关闭. 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有 哪些特点?其发展存在什么困境? 材料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 ——康有为 根据上则材料回答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点? 特点:借孔子的名义宣传维新思想 说明: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一.背景: 1、甲午战争后,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2、清政府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 3、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日益壮大并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根本原因:经济基础、阶级基础) 4、早期维新思想的奠基作用以及康、梁维新思想的形成和传播; (思想理论基础) 5、德国强占胶州湾,俄、法、英不甘落后,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 (直接原因) 二.维新变法运动的过程: 1.兴起——宣传维新变法; 2.发展——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标志:1895、公车上书) 3.高潮——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1)开始标志: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评价: 积极:基本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并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治的可能性,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局限:没有涉及开国会、设议院、定宪法等主张;没有涉及土地问题;没有深入广大民众 维新变法在中国近现代化中地位 ②特点: 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或(托古改制) ③评价: 利:减少改革阻力,有利于宣传维新思想; 弊:反映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这使他们不可能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3)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的维新思想 严复 共同主张 谭嗣同 梁 启 超 主要思想 刊 物 主要著述 活动地点 代表 人物 上海 《变法 通议》 《时务报》 变法图强;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 ;改革科举制度,培养人才;发展近代工业 材料 梁启超说:“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3)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的维新思想 严复 共同主张 谭 嗣 同 梁启超 主要思想 刊 物 主要著述 活动地点 代表 人物 湖南 《仁学》 “冲决君主之网罗” 反对君主专制、反对封建思想观念 《湘报》 材料 谭嗣同说:“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 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 (3)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的维新思想 严 复 共同主张 谭嗣同 梁启超 主要思想 刊 物 主要著述 活动地点 代表 人物 天津 《天演论》 《国闻报》 用进代论理论阐述维新变法主张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材料 严复认为:“人类社会同样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然法则的支配,不能及时进步的民族会被别的民族灭绝。但是,‘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弱国只要肯发愤图强,奋起直追,就能够在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中,由弱变强。” (4)康、梁等维新思想传播的方式: 办学堂:万木草堂 时务学堂 上书:公车上书 著书立说:《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变法通议》 创办报刊:《中外纪闻》《国闻报》《时务报》 组织学会:强学会 1897年底,全国出现了讲求维新变法的政治性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报刊19种;到了1898年,学会、学堂、报馆合计达300多所。 国闻报 强学会 中外纪闻 保国会 时务学堂 时务报 强学会 强学报 万木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