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相关.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相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微生物菌体的利用—单细胞蛋白的生产和应用 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 , SCP)又称微生物蛋白或菌体蛋白。是指利用工业废气物(废水、废气、废渣)或农副产品发酵生产的用于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的微生物菌体(Microbial biomass),无论是分离出的细胞蛋白,还是全部细胞物质均称为SCP。 SCP首先由C.L.Wilson于1966年于马萨诸塞工学院使用。 单细胞蛋白含有极为丰富而全面的营养成分,高量的蛋白质和较多种类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 用微生物生产单细胞蛋白的优点 1.微生物世代周期短,繁殖速度快,生产效率高; 2.微生物菌体蛋白含量高,营养价值高;可解决世界性蛋白质来源不足的危机; 3.可利用资源广泛,能利用废物,变废为宝,改善环境; 4.可进行工厂化连续生产,不受气候条件的限制和地理条件影响; 5.占地少,节约土地。 用微生物生产单细胞蛋白的缺点 1.安全性问题; 2.价格问题; 3.人的习惯问题; 4.菌种问题。 单细胞蛋白的营养价值 细菌一般蛋白质含量为50%-80%; 酵母 为32%-75%; 霉菌 为14%-52%; 藻类 为50%-60%。 在微生物蛋白中一般含硫氨基酸不足,赖氨酸含量高。含维生素B2、B6、?-胡萝卜素等,但维生素B12不足。磷酸和钾丰富,而钙较少,需补充Met、B12、Ca. 微生物菌体的利用—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或称微生态调节剂microeclogial modulator)是在微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调整生态失调(microdysbiosis)保持微生态平衡(microeubiosis),提高宿主(人、动植物)健康水平或增进健康佳态(wellbeing)的生理性活菌制品(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以及促进这些生理菌群生长繁殖的物质制品。 益生菌 微生态制剂包括: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 益生菌(probiotics):能通过改善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而帮助寄主提高健康水平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从人或动物正常生理菌群(normal microbiota)中选种并进行人工接种培养增殖,通过各种工艺途径制成适合各种用途的活菌制剂,然后再以投入方式使其回到原来环境,发挥自然的生理作用。 益生元 益生元(Prebiotics)是一类能够选择性地促进宿主肠道内原有的一种或多种有益细菌(益生菌)生长繁殖的物质。通过使肠道有益菌繁殖增多成为优势菌群,从而抑制有害细菌生长,达到调整肠道菌群数量,改善肠道内环境,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机体健康的目的。 合生元 合生元(Synbiotics)是指益生菌和益生元同时并存的制剂。 制品:“希尔春多元养生素” 等。 发酵食品 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利用 微生物酶制剂的利用 微生物在食品工厂废弃物的处理中的应用 第七部分极端环境微生物 强烈限制大多数生物生长的环境称为极端环境。如高温、低温、高酸、高碱、高盐、高压、高辐射、高重金属离子等。能在极端环境中生长的微生物为极端环境微生物(Extremophiles)。 极端环境微生物 讨论项目 1.PCR技术 2.阪崎肠杆菌研究进展 3.疫苗的研究生产进展 4.胶体金检测方法 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方法 6.免疫磁珠技术在食品有害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7.免疫亲和柱技术及其在黄曲霉毒素等检测中的应用 8.疯牛病病毒研究进展 9.单克隆抗体 10.大肠杆菌0157H7 11.乙型肝炎病毒 * * * * * * * * * * * * * * * * * 抗原抗体反应类型 抗原抗体反应类型: 凝聚性反应(包括凝聚反应和沉淀反应) 标记抗原抗体反应(荧光标记、酶标记抗体、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和铁蛋白标记等) 有补体参与的反应(包括溶菌反应、溶血反应、补体结合反应、免疫黏附血凝和团集反应等) 中和反应(包括血清病毒中和试验、毒素中和试验) 凝集反应 颗粒性抗原(如细菌、红血球等)或吸附在乳胶、白陶土、离子交换树脂和红细胞的抗原与其特异性抗体结合后,在有电介质存在时,凝聚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小块。 凝集原——凝集素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