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伦理的形成与发展研讨.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商业伦理的特点 (一)中国古代商业伦理的特点 1、以爱国主义为前提。 2、以诚信无欺为核心。 3、以对消费者负责为重点。 (二)中国近代商业伦理的特点 1、维护民族利益、抵抗商帝国主义的入侵。 2、在经营原则上坚持“义在利先”、“至诚待人”、“信誉第一”、“薄利多销”等等。 3、近代商人坚持了“仗义疏财,恤孤济贫,及进行善,造福社会”等善举。 4、近代商人多以勤俭道德修养立身,勤俭创业者比比皆是。 (三)中国当代商业伦理的特点 1、利义的统一是商业伦理起码的要求、铁的准则。2、“信誉高于一切”是企业的生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备条件。 3、提供真、善、美、新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的效益。 4、让人生活得更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应成为商业道德追求的崇高目标。 第三部分 商业伦理的演进机制 一、商业伦理演化发展的前提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精辟地论述过西方商业伦理起源的具体条件: 1、经济条件——商品生产的一般化和商品生产关系的主导地位。平等观念是西主商业伦理中的核心观念。 2、政治条件——独立民族国家体系的形成。 3、历史条件——公元四五世纪日耳曼人在欧洲大陆的横行。 二、商业伦理演化发展的诱因 20世纪70年代起在美国,80年代起在欧洲,商业伦理学突然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并迅速发展成为一门专门学科。其原因是: 1、企业经营中的丑恶行为引发。 2、决策层自身的需要。 3、抵制社会经济化的需要。 4、应对社会挑战的需要。 5、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需要。 第四部分 商业伦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 一、市场经济蕴涵着商业伦理 1、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看,市场经济蕴涵着商业伦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2、从商业的属性看,市场经济蕴涵着商业伦理。“为他性”属性。 3、从市场观念来看,市场经济蕴涵着商业伦理。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观念。 4、从市场规范化来看,市场经济蕴涵着商业伦理。它要求运行各方信守诺言,恪守合同,按照市场惯例行事。 二、商业伦理已成为全球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 1、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伦理道德方面的要求。西方国家在完善“看不见的手”的同时,也在寻找包括商业伦理在内的“看得见的手”的协调作用。 2、发展社会主久市场经济更需要商业伦理。 3、现代市场经济呼唤商业伦理学。 博学 慎思 明辨 笃行 博学 慎思 明辨 笃行 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 ——商业伦理的形成与发展 伦理思想 人们头脑中所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意识; 一部伦理思想史,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的认识日益扩大和深化的历史。 伦理思想的发展,总是反映着一定社会或阶级的利益要求,大体同社会形态的前后更替相适应。 第一部分 外国商业伦理的形成与发展 一、外国商业伦理的形成与发展 (一)奴隶社会的伦理思想 赫拉克利特:提出了个人行为和社会整体的关系问题 德谟克利特:坚持从现实利益角度说明道德,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整体利益的同时,也注意广大平民的个人利益 柏拉图:否认道德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联系,用抽象的说教压制平民的进步要求,抹杀奴隶为人的起码生活需要 亚里士多德:坚持德谟克利特路线的伦理学倾向,形成较为系统的伦理思想。 (二)封建社会的伦理思想 基督教伦理思想,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 一是善恶的来源问题: 奥古斯丁:“原罪”:认为人生来是有罪的、无德性的,只有向上帝忏悔,才能因得到“神的启示”而具有德性。 二是人应不应该追求实现幸福的问题 以禁欲主义为信条,要求人们轻视尘世上的快乐,去追求“天国”和“永恒幸福”。 与奴隶社会的伦理学相比 中世纪的伦理学,更注重道德的准则性方面,即人与人、人与神时间关系的研究 相对于古希腊罗马伦理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进步 但同时,它把道德推出了整个现实世界之外,从而是道德问题完全成为神学问题,是一个退步。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伦理思想 从个人与社会、主观与客观的结合方面来探索道德。 爱尔维修 唯物主义哲学,把人的所谓“感性的印象和自私的欲望、享乐和正确理解的个人利益”视为“整个道德的基础”。 康德 唯心主义哲学,力图从所谓“善良意志”或“自由意志”等概念出发来说明道德问题。 三个发展阶段: 一、“边际革命”(17世纪中-1870) 论证资本主义的进步性,论证市场经济的合理、合法性,为经济动机的合理性进行辩护。 二、“生产过剩”“边际效用”(1870-20世纪30年代) 深入市场经济内部进行更具体、更“精确”的实证研究。 市场自动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主张市场自由放任。 三、“经济危机”“政府干预”(20世纪30年代至今) 强调政府干预;消除个人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对社会整体的腐蚀作用和产生的负面影响;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