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切 诊 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教研室 陈启松 脉诊简史 1、扁鹊:已将脉诊用于临床实践 2、《内经》:“三部九候论”“独取寸口” 3、张仲景:“平脉辨证” 4、王叔和:著《脉经》,记载24种脉象 5、李时珍:著《濒湖脉学》,记载27种脉象 6、周学霆:著《三指禅》,以缓脉为权衡标准 7、黄宫绣:著《脉理求真》 8、赵绍琴:著《文魁脉学》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 1、心脏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 “心主血,其充在脉” “心藏脉、脉舍神” 2、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气行则血行” “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动脉应” 3、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的关系 肺主气,朝百脉 脾主运化,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 “脉以胃气为本” 肝主藏血,调节血量 肾藏精,为元气之根,是脏腑功能的动力源泉 二、诊脉的部位和方法 (一)脉诊的部位 1、遍诊法(三部九候法): 上部、中部、下部 2、仲景三部诊法:寸口、趺阳、太蹊 二、诊脉的部位和方法 3、寸口诊法:寸口是指桡骨茎突内侧的一段桡动脉。又称“气口” “脉口” 寸口脉象为什么能反映五脏六腑的病变? “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 “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 寸口诊法原理 寸关尺的定位 1、先定关:以高骨(桡骨茎突)为标记 2、再定寸、尺: 关前为寸 关后为尺 寸口与脏腑相配 配属原理: 1、上竞上,下竞下:恰似一个倒立的人形 《难经?十八难》:“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 2、表里配:根据脏腑经络相表里的关系配属 肺与大肠同归右寸,心与小肠同属左寸 寸关尺与脏腑配属的原理 寸口与脏腑配属的原理 左手 右手 心(君火) 肺(金) 肝(木) 脾(土) 肾(水) 肾(相火) 阴、血、精 阳、气 寸关尺与脏腑配属的原理 1、此配属符合五行的原理: 2、符合阴阳(气血)的原则:肺主气,脾气主升,命门之火,少火生气,故气旺于右为阳;心主血,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故血旺于左为阴 左为心肝肾,右为肺脾命 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平息和体位 平息:“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 闰以太息,命曰平人” 体位: 坐位 卧位 与心脏等高 2、诊脉时间:平旦为佳,安静 诊脉方法 指法:手指略成弓形倾斜,指腹对脉脊。高大者宜疏,矮小者宜密,小儿用拇指定关法 1、举:轻取 2、按:重取 3、寻:中取 循法、推法、总按、单按 总按 单按 错误的诊脉手法 三、脉象的要素及平脉特征 (一)构成脉象的八个要素 脉位: 脉管的浅深 至数: 脉搏的频率 脉长: 脉动的范围长短 脉力: 脉搏的强弱 脉宽: 脉管的粗细 流利度:脉来的通畅程度 紧张度:脉管的弛缓程度 均匀度:脉动的节律 (二)平 脉 平脉既正常脉象的特点 1、胃:脉来从容、和缓、流利 “脉弱以滑是有胃气” “胃少为病” “无胃为死” 《素问?玉机真脏篇》 2、神:应指有力,节律整齐 “按指下之有条理,先后秩然不乱者,此有神之至。” 3、根:尺脉沉取有力,按之不绝 “寸关虽无,尺犹不绝,如此之流,何忧殒灭。” 《脉经》 平脉的形象 脉位:不浮不沉,中取即得 脉数:一不快不慢,一息四至 脉势:从容和缓,应指有力 脉形态:不大不小,不滑不涩 脉律:均匀无歇止 脉象的生理变异 1、与年龄、性别、形体有关: 年龄:越小脉越快(婴儿120-140次/分) 体质:身高者脉长,身矮者脉短;瘦人脉浮,肥人脉沉 2、与精神情志有关: 3、与季节、地理、气候有关: 春弦、夏洪、秋浮、冬沉 4、几种生理变异:斜飞脉、反关脉 课堂小结: 1、部位:寸、关、尺 2、指力:举、按、寻 3、平脉:胃、神、根 四、常见脉象及【临床意义】 1、浮脉、沉脉 2、迟脉、数脉 3、洪脉、细脉 4、长脉、短脉 5、虚脉、实脉 6、滑脉、涩脉 7、弦脉、紧脉 8、结脉、代脉、促脉 1、浮脉 【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反减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崔氏《脉诀》:“浮脉法天,轻手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 《诊宗三昧》:“浮脉者,下指即显浮象,按之稍减而不空” 脉位分类 浮脉 【临床意义】主表证,亦主里虚(虚阳外越) 脉理: 1)主表证--外邪侵袭,人体正气趋向于表,故脉浮 2)主里虚--久病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外越。
文档评论(0)